孩子小偷小摸屡教不改!我放手该干啥干啥,结局亮了

孩子小偷小摸屡教不改!我放手该干啥干啥,结局亮了

孩子竟然养成了小偷小摸的坏习惯,我真是痛心疾首,感觉天都要塌了……

孩子开始上小学后,我们逐渐放松了对他日常行为的细致观察。

就是在这个阶段,孩子出现了小偷小摸的行为。

一开始,我们严肃地跟他讲道理,明确告诉他这种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他也点头表示明白,但没过多久情况就变得糟糕了。

因为每次他都管不住自己,要么就是偷偷拿同学的小文具,要么就是在商店里顺走一些小零食……

其实一次两次我们还想着慢慢引导,但他频繁犯错,从偶尔为之变成了经常这样,让我们心急如焚。

我开始后悔,当初就该更严厉地监督他,毕竟小孩子的是非观还没有完全形成。

我开始焦虑他继续这样下去,以后会形成不良的品行。想想多少人就是因为小时候小偷小摸的习惯没有纠正,长大后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我顿时胆战心惊。

于是,我做了一个决定,严格看管孩子的行为,只要发现他有小偷小摸的迹象,就严厉地批评教育,务必把这种坏行为扼杀在摇篮里。

但后来我才知道这招实在糟糕。

从那天起,只要发现他偷拿东西,我就立刻大声斥责他,不管他是否意识到错误,更不给他辩解的机会。

这直接让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被批评的他满脸委屈“我只是觉得好玩,又不是故意的!”然后就在家里又哭又闹,不仅把东西扔得到处都是,还扬言以后都不理我们了。

别说我气得头疼,孩子爸爸也被他的态度激怒了,扬起手就打了他几下。

事后,孩子爸爸还放话:“再敢偷东西,就打得更重。”

我们以为武力惩罚能让孩子改正错误,但事实是从那天起孩子变得沉默寡言,整天都闷闷不乐,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我更加生气了,指责他“你就是品行坏了,不知道对错。我们管你是怕你养成坏习惯毁了自己,你现在还小,改正还来得及,但现在就是不能再偷东西!”

孩子不吭声,依然我行我素。

更令我气愤的是,他为了躲避我们的监管开始耍各种小聪明。

表面上在家里表现得很乖巧,但背地里,他还是继续小偷小摸,我们要是不仔细检查,根本发现不了。

那天,我们又发现了他偷东西的行为,争吵中,孩子朝我吼了一句“你们别管我”,毫无疑问孩子爸爸又打了他一顿。

我真是伤心死了,自己悉心教育的孩子竟这么不听话,我的心凉透了,很长一段时间没理他。

我无数次告诉自己:这样的孩子管他干嘛,他爱怎样怎样,以后等他吃了苦头,自然会后悔。

那段时间,我真的不再管他,该干啥干啥,一句话都没跟他说。

孩子也倔强得很,每天放学回家就躲在房间里。没过多久,老师就打电话反映,说他在学校里偷拿同学的东西,让我们加强教育。

对孩子,我实在太失望了,我更恨透了他这种小偷小摸的行为,觉得再这样下去他就毁了。

但平静一段时间后,我不得不重新打起精神,我说服自己再努力一次。

我开始学习育儿知识,看家长分享的育儿经验,才知道很多家庭正经历着跟我一样的困境。通过不懈努力,我终于明白小偷小摸的行为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

听过这样一句话:应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父母越急躁,孩子越抵触。

每个孩子都明白偷东西是不对的,这其实是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最宝贵的先决条件。

但父母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管束,就会让孩子陷入情绪对抗,开始跟父母对着干,越不让做,我就偏要做。

而我恰恰就错在这里。

孩子刚开始出现小偷小摸行为的时候我就非常紧张,觉得这种行为的影响太坏,生怕孩子养成坏习惯,影响他的成长。

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严格控制他的行为。

一旦发现孩子偷东西,我就如临大敌,觉得他是在挑战我的权威,所以绝不姑息。

结果我越强硬,孩子就越叛逆。

心理学上有一个实验:当我们被告知不要去想一个蓝色的气球时,我们大脑会不由自主地出现一个蓝色的气球。

越是阻止,越容易产生逆反,强硬的约束会让不良行为更有吸引力。

每次孩子正处于小偷小摸的冲动中就被严厉斥责,只会放大他对这种行为的好奇。

这好比一种被禁止的玩具,每次你只被父母告知不能碰,总感觉特别想玩,念念不忘。但如果让你随便玩,这种吸引力很快就消失了,你也会觉得不过如此。

应对孩子小偷小摸的行为也是同样的道理。

那是不是意味着让孩子想怎样就怎样?完全不管不顾呢?

当然不是,父母必须明白:我们要解决的不是孩子的一时行为,而是帮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控力。

没有自控力的孩子,即便没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将来也可能因为其他不良行为而毁掉自己。

“不管”不是放弃,不再关爱。“不管”是不动声色、没有痕迹的管,即不跟孩子形成冲突对抗,通过建立亲子关系和挖掘孩子潜能,一步步引导孩子拥有自控力。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情绪处理是教育成功的万能钥匙

孩子再来要零花钱或者买东西的时候,我不再像审犯人一样审问他,反复强调不能偷东西。

而是心平气和地问“你为什么想要这个?”

有时候孩子会说因为喜欢,我不跟他争辩是否应该买,而是爽快地给他钱或者陪他一起去买。

买完东西后我会提醒他“我们可不能用不正当的方式去获得东西哦”。往往这时,孩子会有些不好意思,他知道自己曾经的错误,已经做好了被父母批评的准备。一旦我们批评,他就会找一堆理由反驳。

所以我调整策略,选择心平气和地跟他讲道理,甚至会开开玩笑“不错啊,能和妈妈好好说,我还以为你又要偷偷拿呢!”

气氛轻松了,孩子情绪好了,对我不再充满抵触。为了弥补错误,他一般会主动帮忙做些家务,或者去看一些品德教育的书。

我知道,关于这一点很多父母不认可,觉得自己孩子才没那么听话,要是不严厉,他能无法无天。

其实不然,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是之前因不良行为产生的冲突太多,时间越长,孩子的情绪、规则意识破坏得越厉害,这时突然不管,孩子自然会放纵。

越是这样,父母就越要快速抛弃错误的方法,否则治标不治本,问题只会越积越多。

不仅如此,我也不再把孩子的错误行为当成不可饶恕的罪过。

有时和孩子一起看一些品德教育的动画片,看完后,我们的关系也更近一步。

亲子关系改善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孩子听话了。

没了对抗,我再跟他强调不能偷东西的道理,他很愿意听,即便有不同看法,他也会心平气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沟通变得顺畅了。

他也不再故意和我们作对,虽然偶尔还是会有一些小冲动,但比之前好太多了。

(2)还权,让孩子不断获得掌控感,建立自控力

有一天,孩子买完东西后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你觉得偷东西对吗?孩子低着头说:不对。

我说:妈妈以前搞错了一件事,我觉得偷东西很可怕,会让人学坏。

但后来发现很多孩子也会面对诱惑,但他们能抵制住,这就是自控力。如果你能控制自己,抵住诱惑,你会变得更优秀,我相信你可以的。

孩子听完若有所思,最后说了一句:但我有时候就是忍不住!

我哈哈大笑,说:“是很难,但可以试试。”

于是,孩子拿出一张纸给自己定规则:每周最多只想要一个小礼物,如果特别想要其他东西,要和爸爸妈妈商量。

看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非常难。

第一二天,孩子还能控制住,但第三天,他又开始缠着我们要东西,有时候还会偷偷拿家里的钱去买。

说实话,看到他没说到做到我很生气,但我告诉自己:

坏习惯的减少就是好行为的开始,要给孩子不断调整修正的时间。如果孩子一没做到就批评,他就会为自己的失败而沮丧,认为自己没有实现自控的可能。

所以看到孩子满脸羞愧,我笑着安慰他:“今天没忍住有点不好意思对吧。”

孩子挠挠头点头,我说:“你意识到问题已经很好了,而且你头两天都做得很好,偶尔一天没做到也没关系,你刚好可以想想今天怎么没控制住,后面能怎么调整。”

孩子长舒一口气,认真思考起来:

“我今天看到那个玩具太喜欢了,就特别想要,没忍住。”

“我觉得后面得定个规矩,就是如果特别想要的东西超过多少钱,我就等一周再买。”

我给他竖起大拇指:“我觉得你分析得很对,方法也很好,明天试试!”

第二天,孩子很自觉地没有再乱要东西,我有些惊讶。他笑着说:“我今天忍住了!”

我发现,当我开始放权,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看到孩子的进步,在他没做好时给他打气,他反而能心平气和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配合调整。

在我们完美的配合下,孩子在第一个月结束时顺利完成了自己的目标。

最让我欣慰的是,他不仅能抵制诱惑,还学会了合理规划自己的欲望和需求。

比如怎么安排自己的零花钱既能满足自己的愿望,也能培养自己的自控力。

不仅如此,他还想到了一些分散物质欲望的方式,比如参加户外运动,和我们一起做手工等。

我实在有些震惊,因为以前他虽然也有一些优点,但更多是靠我们监督,但现在完全靠他的主观能动性。

现在想来,我真的非常庆幸,庆幸自己没轻易放弃。

我也意识到教育是有方法可言的,虽然过程远不是我讲的这么轻松,反而痛苦煎熬,见效很慢。

但我坚持下来,从根上解决了孩子的问题,实现从内到外的改变却能一劳永逸。

这是最好的结局,也是最美的开始。

择校助手,专注10-18周岁叛逆孩子择校。发布者:唐芮溪老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fuyeying.com/archives/4551

(0)
唐芮溪老师唐芮溪老师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3天前

相关推荐

  • 把有小偷小摸行为的孩子拉回正轨秘诀:唤醒孩子内省力,父母“不要脸”就够了

    两年前,儿子上 4 年级,那时的他小偷小摸、撒谎成性、毫无廉耻。 尤其是工作一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听到别人说他又偷拿东西,感觉人生都没意义了。 但今年,儿子变成了一个正直的孩子,人生两极反转。 而这一切的改变,还得从我学会“不要脸”说起。 从小,我就对儿子寄予厚望。 我和老公都是老实本分的人,有着良好的品德,更明白品德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一开始,我信心…

    3天前
    20
  • 面对孩子偷钱,父母的处理方式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偷钱,父母应该如何处理才是最好的? 我们先来看案例,这是我们后台一位妈妈向我们咨询的信息: “孩子才读一年级,就知道偷拿家里的钱了,如果不管住,长大了还了得?真的很想抓起来打一顿,让他老实,但是转念一想,又担心这样做,会适得其反。可是,自己目前又想不到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面对孩子“偷钱”这种严重错误,父母到底该怎么做才好呢?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在我…

    3天前
    00

联系我们

微信号: Jylc-zxzs

邮件:pnhzzxzs@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9:30-10:30

关注微信
家长您好,您可以移步微信公众号:叛逆孩子择校助手,查看附近正规的学校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