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的绝地反击:当我将批评变成”三明治”,孩子夜不归宿问题不治而愈

一位妈妈的绝地反击:当我将批评变成”三明治”,孩子夜不归宿问题不治而愈

儿子今年 12 岁,上初中 1 年级。在别人眼中,他是个懂事的孩子,可只有我知道,这一路走来,我经历过多少个担心的夜,度过多少次痛心的争吵。

没有哪一个娃,能够毫无波折地长大,尤其是我这个有夜不归宿问题的孩子!

我有了孩子后,什么好的都想给他,但最想给的就是一个好的人生。

我知道,人生道路就像一场马拉松,有些孩子在该自律的时候放纵,后面可能会走很多弯路。

我情愿我的儿子现在就养成好习惯,以后的人生都顺遂地过。

从儿子开始上幼儿园,我就注重培养他的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让他明白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

我卯足了劲,想让他的人生道路一帆风顺,可没想到,从 4 年级开始,他就逐渐偏离了正轨。

四年级前,他还是很听我的话,可我明显发现他开始变得焦躁易怒,一有不顺心的事就大发脾气,有时候还会摔东西。

他不以为意,但我知道“性格决定命运”呀!

于是我开始给他定规矩:乱发脾气就罚站半小时;摔东西,就得面壁思过一小时。

他多次抱怨:“能不能别惩罚我了,我以后会控制自己的脾气的。”

我却不相信:“我罚你这么多次,你还是乱发脾气,怎么可能不罚你就能改?”

我心里认定他就是想随心所欲,绝对不给他这样的机会。可一切却开始变得越来越糟糕。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儿子不大愿意跟我说话,喜欢自己一个人跑出去,有时候很晚都不回家。

他不仅夜不归宿,脾气也越来越暴躁,我说两句就会和我大吵大闹。

见硬的不行,又给他来软的,苦口婆心地说:“妈妈这都是为你好呢,等你以后长大了,你就知道妈妈的良苦用心了!”

他嘴上答着知道知道,可行为却越来越过分,夜不归宿的次数越来越多。

最后,我下定决心,既然我管不了,那就让家里的长辈来帮忙教育。

我永远都记得到那天晚上,当他回家后得知我要让爷爷奶奶来管他,竟然气急败坏地给我发狠话:“你是不是不想管我了,所以就把我推给爷爷奶奶!……”

我气得浑身发抖,抬起手就给了他一巴掌!

他愣了一下,随后“嘭”的一声把自己关进房间里。

从那以后,他每天都是冷冰冰的,对我不理不睬。

更惨的是,老师说他在学校里也变得焦躁不安,和同学经常发生冲突,上课也不认真听讲。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他的人生就会被毁掉。

那段时间,我总是失眠,为他的不懂事感到气愤,又为他的未来感到担忧。

一天晚上,我突然明白过来,是不是因为我的教育方法有问题,才导致了孩子变成这样?

于是我开始拼命地找“孩子性格培养”的书和视频,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几乎可以断定,孩子现在这样就是我教育不当导致的。

书上说: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焦躁易怒”是一个可怕的问题,因为这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这大错特错!

孩子出现焦躁易怒的情绪,其实是他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困惑,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发泄。

家长应该为此感到警觉,因为这代表着孩子的心理出现了“危机”,正是这种情绪的出现,提醒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他成长为一个情绪稳定、心理健康的人。

举个例子:

孩子 6 岁时,你让他把玩具让给别的小朋友,他可能会很愿意,因为他想让父母高兴。

但是当孩子 12 岁时,你让他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让给别人,他首先会思考:凭什么我要让,我也很喜欢!

可为什么家长会如此头疼呢?

因为家长开始感觉到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他们不再是那个“听话的好孩子”,而是随时“发脾气的小刺猬”。

焦躁易怒的孩子面临的是内心的挣扎: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关爱、渴望有自己的空间、渴望得到认可、渴望得到尊重……

可任何一个都是很难办到的,所以他们极度敏感,看起来是与外界格格不入,总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事。

所以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情景:

在饭桌上,孩子们不想吃某些菜,你气急败坏地要求他(她)吃,他却充耳不闻,甚至跟你顶嘴“我就不吃!”

这时的他们,头脑中想的都是“为什么你们不能尊重我的想法!”

无疑,这种思想冲突,只会增加双方的矛盾。

可能就会有家长不同意了:我这样做是为他好,是怕他营养不均衡!难道我关心他还错了?

当然没错,可方法错了,你说得越多,只会加剧他对你的排斥,会认为“父母永远不懂我!”

这是父母们教育孩子最常见的错误,我们可以称之为“建墙”。

这里的“墙”就是指隔阂。

家长们总是喜欢“以爱的名义”,要求孩子这样做,那样做,因为“我们为你好,我们是对的,”这是我们的“经验”。

这当然没错,这些经验都是我们碰了无数次壁才明白过来的。

可他们只是 10 多岁的孩子,凭什么他们会因为我们的一句话,就将这些话全盘接受并照着这些话来执行?

俗话说:无经历,不经验。可太多家长都渴望通过语言就让孩子明白这些道理。一旦孩子违背自己的意愿,就大肆批评责骂。

无疑,在孩子“自我意识”崛起的时刻,这就是在双方之间建立一堵墙,进一步触发双方矛盾,而这必然让孩子产生敌对和“恨”意,他们会采用极端方式进行“报复”,这时,叛逆就形成了!

那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书上说:

焦躁易怒的孩子其实内心是渴望被关注的,这时的他们渴望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大家的注意,以此来获得自我价值感、成就感、自信心。

我们应该顺应孩子的这种心理,满足他们的需求

男孩子可能会通过运动来释放自己的情绪,以此获得大家的赞赏;女生则喜欢和朋友倾诉,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有的孩子却将希望寄托在兴趣爱好上,来获得内心的平静……

而孩子最终走上哪条路,就要看家长如何进行引导了。这时,沟通方式就非常重要了,而”三明治沟通法”就是最适合与这类孩子进行沟通。

什么是”三明治沟通法”?

批评心理学中,把批评的内容夹在表扬中,会使被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

在批评的同时,不忘认同、赞赏、肯定、关爱对方,这样就可使受批评者积极地接受批评,并改正自己的不足。

举个例子:

孩子乱发脾气不愿意听劝:我们与其说“你怎么又乱发脾气,真是不可理喻”。

不如说“你很有主见,从你坚持自己的想法就能看出来,如果你能在表达的时候控制一下情绪,那你一定会更受欢迎”。

从对抗阵营转为相同阵营,让孩子知道,你支持他,相信他,是他坚强的后盾。

因为焦躁易怒的孩子内心脆弱,他们更渴望有一个在情绪爆发时的避风港,那里他可以快速调整好心态,然后重新出发!

说实话,听到这里,我泪流满面!

在我的再三邀请下,孩子终于坐下来愿意和我谈谈,按照书上的要求,我需要给他一个释放空间。

面对我的道歉,儿子先是沉默,然后眼中含泪,开始细数我这些年来对他的不理解,我从来没有想过,很多我已经忘记,并且认为很小的事情,都被他记在心里。

我点着头同意,儿子的态度开始逐渐软化下来,我们聊到很晚。

我惊奇地发现,原来儿子并不是真正的想和我作对,只是因为他觉得我不尊重他的想法,所以选择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对抗,即使他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

那天晚上,我郑重地对儿子说:我很欣慰,因为我知道你已经长大了,懂得对自己负责。不要怕,妈妈永远站在你背后,只要你需要,我永远都是你坚强的后盾!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在他发脾气的时候一味地指责他。

相反,我开始关心他的兴趣爱好,关心他每天的心情,但我不再强行干涉。

如果他做错了事,我也不再劈头盖脸一顿骂,而是使用”三明治沟通法”,一边肯定他,一边指出他的错误。

果然,我们的关系不再像以前一样紧张,很多时候,他都会愉快地接受我的建议。

与此同时,我和爸爸按照书上的要求开始潜移默化,给他树立人生榜样,他也开始意识到,人生很长,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

孩子就是这么神奇,一旦他明白控制情绪对自己的重要性,他就会开始自动自发地调整。

果然,经过漫长的 2 年时间,如今的儿子,已经很少乱发脾气,而我相信,儿子未来可期!

我始终记得一句话:

孩子就是一只鸟,他们天生就有“飞行的能力”,可是如果我们非要“用笼子困住他”,他们就会挣扎、反抗。

我们做父母的,应该给孩子树立“你可以驾驭自己的情绪”的信念,并且给他控制情绪的“方法”,那么孩子学会的将不仅仅是情绪管理,还有自己的人生!

如果您正在为孩子的焦躁易怒、夜不归宿等问题而伤脑筋,让我们自己也学习起来吧,您的学习也许改变的就是孩子的一生!

有太多的家长和我一样,找到了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从而实现了孩子的转变。

择校助手,专注10-18周岁叛逆孩子择校。发布者:唐芮溪老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fuyeying.com/archives/4340

(0)
唐芮溪老师唐芮溪老师
上一篇 4天前
下一篇 4天前

相关推荐

  • 家长学会“正向引导”,才能更好引导孩子,改变一个夜不归宿的孩子

    只要养育过孩子的家长,肯定都清楚,管孩子是多么费心又无奈的一件事! 女儿自从上了初中,我已经数不过来,被她气得头疼多少次。没法子,我也不愿,可实在是太让人恼火了! 周末在家,本应按时回家,总要我提醒好几回。但凡我态度温柔,稍露笑脸,她就嘴上答应,然后继续我行我素。直到逼得我发怒,咆哮,这才勉勉强强的按时回家。 平常和朋友出去玩、参加活动,那个全神贯注,叫她好…

    4天前
    20
  • 孩子离家出走,不听父母管教怎么办?

    一、孩子的行为表现 孩子容易跟家人赌气,想逃避家庭环境,渴望摆脱父母的管束,追求独立自主。这时候,孩子的行为可能包括: 1. 离家出走 2. 不听父母的建议 3. 对父母的管教表现出强烈反感 二、孩子的心理现象 这些行为背后,有几个主要的心理现象: 1. 自我为中心:孩子觉得自己最重要,忽视别人的感受。 2. 逃避现实:不愿面对家庭矛盾或压力。 3. 渴望自…

    4天前
    20
  • 一位中年妈妈的逆袭:当我学会“去情绪化”后,儿子夜不归宿的问题解决了

    有人说: 14岁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有多疏忽,14岁后孩子的叛逆行为就有多严重! 可让我困惑的是,一直都很重视孩子教育的我,却有一个喜欢夜不归宿、叛逆无比的孩子! 无数个夜晚我都辗转反侧,不停地问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 我是一个初一孩子的妈妈,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我对儿子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有出息。 我觉得孩子小,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所以我就全权负责他的生活和…

    4天前
    10

联系我们

微信号: Jylc-zxzs

邮件:pnhzzxzs@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9:30-10:30

关注微信
家长您好,您可以移步微信公众号:叛逆孩子择校助手,查看附近正规的学校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