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
14岁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有多疏忽,14岁后孩子的叛逆行为就有多严重!
可让我困惑的是,一直都很重视孩子教育的我,却有一个喜欢夜不归宿、叛逆无比的孩子!
无数个夜晚我都辗转反侧,不停地问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
我是一个初一孩子的妈妈,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我对儿子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有出息。
我觉得孩子小,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所以我就全权负责他的生活和学习。
一看到他的学习成绩有下滑的迹象,我立刻给他安排更多的学习任务;老师说他在学校表现不好,我就对他严厉批评;考虑到他的综合素质,还给他报了各种兴趣班。
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懂事听话,我心里就充满了焦虑和不安,恨不得把他变成我理想中的样子。
虽然他多次跟我表示压力太大,但我的回答总是:妈妈都是为你好,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随着他慢慢长大,他开始抱怨在家里不自由,跟我们有代沟,说我们不理解他。
开始我没当回事,觉得这只是他的小情绪,就告诉他不要胡思乱想,要听父母的话。
可后来他开始夜不归宿,我简直要气疯了!
我歇斯底里地大骂:“你要是再这样,就别回这个家了!”
从那以后,他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本以为他只是闹闹脾气,可是有一次他居然连续三天都没回家!
邻居们也开始对我们指指点点,说我们没把孩子教好。
当这些负面信息充斥在我的脑海里,我的心都碎了,一遍又一遍地对他说:“你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有多严重吗?你这样下去以后怎么办呢?”
他突然变得非常冷漠,面无表情地说:“我不想回家,在家里我感觉不到温暖,我就是想在外面待着。”
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从那以后,他跟我们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我真是担心到极致,再这样下去,孩子的人生就要毁了!
我突然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找到解决办法!
一场推心置腹的谈话,我找到问题根源
无奈之下,我找到了在教育领域工作的朋友,向她请教方法。
她接触过很多叛逆的孩子,也帮助很多家庭解决了类似的问题。
那天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一个孩子行为出现问题,往往是因为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做父母的最重要的是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和方法,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尊重,这样他才会愿意回到家庭的怀抱!”
她告诉我:“不要总觉得孩子有问题,有时候家长改变了,孩子自然就改变了!”
我明白了她的话,决定:改变孩子,从改变自己开始!没想到,这个决定改变了我和孩子的一生!
原来,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过于“情绪化”。
认为孩子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只要孩子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就被认为是“不听话”和“叛逆”。
“其实孩子‘叛逆’的背后,是一颗渴望被理解和关爱的心。
他们故意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其实是他们对家庭环境失望后的一种反抗。”
举个例子:
孩子做错了事,父母一顿责骂。孩子一般会默不作声,或者干脆离家出走。
这其实就是一种反抗,面对父母的责骂,他既没有改变的动力,又不想继续忍受,而这是他们能想到的就是逃离,并且给自己一个可以继续叛逆的理由——父母不爱我!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是“去情绪化”,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不是在愤怒和责骂中,让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他“如何改正错误”上!
给他回归正途的勇气!
举个例子:
孩子因为在外面玩得太晚回家而被父母训斥,我们与其指责:“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你是不是想把我们气死……”
不如对孩子说:“看到你这么晚回来,我们很担心你。我们知道你可能有自己的想法,但这样做不安全。
那现在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看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以后可以按时回家吧!”
这个时候,父母和孩子站在同一立场,很容易获得孩子的认可,他会愿意接受你的建议,跟你一起去解决问题。
不要担心没有批评这个环节,孩子以后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要知道,决定孩子是否会再犯的关键,在于他是否明白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而不在于他有没有被惩罚!
我明白了,就是因为我错误的方法,把儿子越推越远,这才导致他的叛逆和反抗!
改变的过程困难重重,但结果让我惊喜
我开始尝试跟孩子沟通,可他还是对我不理不睬。
说实话,我很多次都忍不住想发火,但我在心里告诉自己:改变自己都这么难,为什么要强迫孩子马上改变呢?
于是我忍住了,没想到,情况真的在慢慢变好。
最开始孩子的态度有所缓和,虽然还是会晚归,但会跟我们说一声。有时候甚至会主动跟我们讲讲他在外面的事情。
而我的话语中,不再充满“情绪化”的表达,更多的是理解和包容。
当然也会有反复的时候,他的行为还是时好时坏,我用了“家庭契约”等方式,让我们对彼此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评价,给双方一个交流的机会。
那天他把自己心里的委屈和不满都倒了出来,我认真地听着,从来没有觉得听孩子倾诉也能这么开心。
因为我知道:只有孩子愿意把内心深处的想法说出来,才说明我们之间的隔阂被消除了。
从那以后,儿子像变了一个人,他变得懂事了,也意识到自己夜不归宿的行为是不对的,他知道家庭的重要性,也懂得珍惜亲情。
现在他每天都会按时回家,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虽然他还有一些小毛病,但我知道:作为父母,我们的教育之路还很长,但是儿子的未来,已经有了新的希望!
我依然记得那天他对我说的一句话:“妈,你现在变得不一样了。”
我笑着说:“我觉得你也变了。”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作为一个中年妈妈,对于儿子的这种改变,我感到无比欣慰:欣慰自己找到了正确的方法,拯救了我的孩子!
我真心希望那些在教育孩子方面遇到问题的家长,多从自身找原因,寻找解决孩子问题的方法,这比单纯地责怪孩子,真的有效 100 倍!
择校助手,专注10-18周岁叛逆孩子择校。发布者:唐芮溪老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fuyeying.com/archives/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