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相信,天底下没有不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家长。
可如今,我却满心忧虑地感到,自己的孩子在行为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暴力倾向。
孩子今年 12 岁,正处于小学六年级,本应是天真无邪的年纪。
每次和他在公共场合,我总是提心吊胆,生怕他突然就和其他孩子起冲突。
在学校里,老师也多次反映,孩子在和同学相处时,稍有不如意就会动手推搡,甚至会拳脚相加。
我听了心中焦虑,但又不知从何下手去纠正。
其实我很清楚,孩子这样的行为必须要尽快改变,因为这不仅会影响他的人际关系,更会对他的未来产生不良影响。
经过观察和分析,我发现孩子暴力倾向可能有以下原因。
其一,是家庭环境的影响。
我们夫妻之间偶尔会有争吵,虽然没有大打出手,但可能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到了负面的情绪。
而且,在孩子小时候,我们可能没有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在他犯错时,会有一些过激的言语训斥,这也许在他心中埋下了暴力的种子。
其二,是孩子自身情绪管理的缺失。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的阶段,可能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当他遇到一些让他不开心的事情时,比如同学不小心碰到他,或者被老师批评了几句,他不会用语言去沟通,而是直接用暴力的行为来回应。
发现这些问题后,我意识到我必须采取行动。
首先,从家庭方面进行改变。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我和爱人约定,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争吵。
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要心平气和地沟通。
同时,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当孩子犯错时,不再是一味地训斥,而是耐心地和他讲道理,让他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应该如何改正。
而且,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在学校方面,与老师保持密切的沟通。
我定期和老师交流孩子的情况,了解他在学校里是否又出现了暴力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发生的情境。
和老师一起商量应对的方法,比如让老师在学校里多关注孩子,当发现他有情绪激动的迹象时,及时进行疏导。
在孩子个人方面,进行情绪管理的训练。
教孩子认识不同的情绪,像愤怒、委屈、难过等。让他明白这些情绪是正常的,但如何表达这些情绪是有技巧的。
例如,当他感到愤怒时,可以尝试先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再用平和的语气和对方沟通。
同时,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鼓励孩子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比如篮球、足球等。
在运动中,孩子可以释放自己的能量和压力,也可以学会团队合作和竞争的正确方式。
或者让孩子参加绘画、书法等活动,这些可以让孩子在专注于一件事情的过程中,培养耐心和专注力,同时也能让他找到一种非暴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在孩子出现暴力行为之后,不能简单地惩罚了事,而是要和他一起分析原因。
有一次,孩子因为和同学争抢玩具而大打出手。我把他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等他情绪平静下来后,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说他太喜欢那个玩具了,不想让同学拿走。我告诉他,喜欢一个东西可以理解,但是不能通过暴力的方式去得到。
我给他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可以和同学商量轮流玩,或者用其他的玩具和同学交换。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逐渐明白了,暴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还有很多更好的方法可以选择。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也不断地进行反思和调整。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孩子的行为都是在成长环境中逐渐形成的。
孩子虽然年纪小,但他们的内心也是敏感的,他们会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习和模仿。
如果父母总是用暴力或者负面的方式来处理问题,那么孩子很可能也会学会这些不良的行为方式。
那在面对孩子的暴力倾向时,我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引导他呢?
1.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放下家长的架子,和孩子成为朋友。
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一起看电影、玩游戏等。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他会更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当他遇到问题时,也会更愿意听从父母的建议。
2. 给予孩子正面的反馈
当孩子在行为上有一些进步时,哪怕是很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他表扬和鼓励。
比如,有一次孩子在和同学发生冲突时,没有立刻动手,而是尝试和同学讲道理。
我知道后,对他说:“孩子,你今天的做法很棒,你学会了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爸爸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孩子听了之后,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从那以后,他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
通过这些努力,孩子的暴力倾向逐渐得到了改善。
他在学校里和同学的冲突越来越少,老师也反映他的情绪控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看着孩子的变化,我感到无比欣慰。
我知道,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只要我们家长有耐心、有方法地去引导,孩子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健康快乐地成长。
择校助手,专注10-18周岁叛逆孩子择校。发布者:周宏斌老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fuyeying.com/archives/4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