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干货家长有必要看一看

如何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干货家长有必要看一看

方案目的: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消除孩子厌学情绪,转变学习态度,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现在有许多孩子缺乏读书的热情,对学习感到厌倦,并且在日常学习中茫然无措,找不到规律;作业拖拖拉拉,甚至不做;在学习中不注重预习和复习等,这些无疑都是一种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为了帮助孩子改变不足之处,建立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必须给孩子以正确的指导。

在学习上,良好的习惯会助孩子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自然走向成功。而不良的习惯,则使孩子的智慧与能量在不知不觉中消耗殆尽。破除坏习惯,建立好习惯,是孩子走向学习与事业成功的第一步。为此,家长们应十分重视培养和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引导孩子走向成功之路的重要途径。

一、 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昵?

(1)坚决破除坏习惯

因此孩子只有彻底认识到这些不良习惯的危害,并有破除的决心,才有可能改掉这些不良的习惯。

(2)抓紧时间,立即实施改变计划

要帮助孩子认识到改变坏习惯的重要性,并教育和引导他们立刻做起,立即行动、付诸实施,说干就干,决不能怠慢。

(3)持之以恒,始终如一

在孩子新的良好习惯牢固建立之前,旧的习惯是难以改变的,为此要帮助他们改变,就要坚决彻底,一次也不能破例。

(4)鼓励孩子强化意志,战胜自己

任何要改变不良习惯的人,在心理上都会有一段特别难跨越的时期。尤其是在改变的初期,有很多的不适应。越是在这种不适应的时候,就越是要强化自己的意志力。为此培养孩子坚定的意志是帮助孩子走向成功的关键。

二、帮助厌学的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什么方法?

(1)自觉培养

在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中,家长的作用是激发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欲望,帮助他们养成坚定的意志。但是,这只是外在因素,而学习的主体是孩子自己,他才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内在因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所以,归根结底,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依赖于孩子自己的自觉性,只有通过自觉地、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遵循科学的序列

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有序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成熟。学习习惯的培养应遵循身心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具体说来,各阶段都有明确的培养内容:小学应培养什么习惯,培养到何种程度;初中、高中应培养什么习惯,培养到何种程度……孩子应遵循这一序列,有计划地养成学习习惯。

(3)反复的训练

“铁棒磨成针”和“水滴石穿”都是凭借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反反复复才实现的。同样,学习习惯也不是朝夕之间便可养成的,也需要反复训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前紧后松”式的训练方式,根本无法形成习惯。不过,反复训练并不是完全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的。

(4)整体培养

除了学习习惯外,孩子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颇多,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诸多的习惯与学习习惯是息息相关的,一旦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等习惯,就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了基础,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结合整体习惯的养成进行培养。

(5)从小事做起

刘备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逐步形成。例如:正确的阅读习惯,包括预读习惯、查读习惯、划读习惯、摘读习惯、注读习惯、议读习惯等,这么多的习惯只能逐步地培养,最终由小积大,最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不良的学习行为,如偶尔的一次抄袭,一次作弊,也切不可等闲视之,自我放纵。如不及时处理,不良的行为也会由小变大逐步积累,最终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另外,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父母可通过下列具体方法促使孩子好习惯的早日养成:

(1)训练法

因为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使认识转化为行为,又使行为进一步转化为习惯。在训练过程中,一是要严格要求;二是要循序渐进。例如,要训练孩子晚饭后不久即投入到学习中去时,可制定这样的训练程序:

目标习惯:晚饭后,休息三十分钟即开始学习。

第一阶段:此阶段六天,由父母监督休息和学习的时间;第二阶段:此阶段六天,由孩子自觉按规定学习,父母则不再每天监督,如果能做到如第一阶段,则给予一定奖励;第三阶段:此阶段十二天,如果孩子已能自动按时去学习,且从不忘却,说明这一习惯已经基本养成。上述阶段的制定只是一种假设,具体制定时需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和身心特点。

(2)规范法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必须制定明确的规范。规范法与训练法是紧密相联的,没有规范的训练只是低效率的训练。因此,家长应将规范具体化,并且最好与奖惩制度结合起来。

(3)树立榜样法

在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中,榜样具有潜移默化、激励调节的作用。因此,父母应经常给孩子树立一些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榜样,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孩子身边的同学。如果能找到一个孩子身边的同学作榜样,效果会更好。

上述方法是学习习惯培养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综合运用,才会收到最佳的效果。

3、善始善终:

让孩子养成按计划完成任务的习惯

按计划完成任务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它可以培养孩子的意志,激发孩子的潜能,是有条不紊、善始善终的最好表现。完成是一种意识,“完”就是按照计划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打上一个句号,善始善终;而“成”就是高质量、高效率地做成功了,也就是努力追求“干得漂亮”。人们通常所说的“今日事,今日毕”,实际上就是“完成意识”的集中体现。

其实,“完成”是人的一种本来需求,比如人们画一个大半圆,放在桌上,回头再看的时候,一定有一种拿起笔将它画圆满的想法,这就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趋圆心理”。而对于孩子来说,形成行为上的“完成意识”,则是学会学习的一项很重要的习惯。

为什么要强调按计划完成的习惯呢?原因有三个,一是生活的秩序为学习提供有利条件。设定目标,然后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去努力就可以将一个人的心态调整到最佳位置,这样就不会对一件事三心二意。二是不断“完成”,逐渐形成习惯后,可以增强孩子对学习的自信心。有了扎扎实实的自信心,便可以消除过去因缺乏自信而产生的厌学情绪。三是“完成”可以不断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潜能只有在从容不迫的情况下才能不请自来。

 

父母应怎样帮助孩子养成按计划完成任务的习惯昵?

(1)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

孩子有了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才能为学习提供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无论如何,要保证小学生每天十个小时的睡觉时间,初中生九个小时的睡觉时间,高中生八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2)订立计划

与孩子共同约定每天的“专门时间”和“自由时间”。孩子的自控力相对较差,所以需要父母和孩子一道订立好周计划和日计划,规定“学习专门时间”和“游戏专门时间”,同时也要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所谓自由支配时间是指完全由孩子自主选择活动内容的时间。

 

(3)每天小结

帮助孩子养成每天睡前十分钟小结。小结内容包括“今天完成了什么?”“今天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今天获得的最大

进步是什么?”“今天在学习上帮助了谁?”等等。

 

4、学间相长:

善问敢问的习惯是孩子不断进取的推助器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善问敢问是学习活动中的一种难能可贵的习惯,它可以促使孩子养成多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曾有一位教授,他在讲完课后,从兜里掏出一张一美元的钞票,高高举起,涨红了脸对学生大声说:“谁能提出一个问题,任何问题,我就奖励他一美元。”这位教授是美国人,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他讲的是历史与宗教。他讲完了,间大家有什么问题,可是谁也不作声。他请求大家提问,因为不然的话他无法知道大家听懂了多少。但还是没人举手,教授有点儿不耐烦了。不,应该说,他愤怒了,他认为这是中国学生对他的不尊重。“没有哪一种知识是提不出间题的,难道我讲的每一句话都无懈可击吗?是你们根本没听课还是愚不可及?”他的另一只拳头敲打着桌面。课堂气氛非常紧张,学生们吓坏了。

 

被动地学,被动地记;不懂时既不敢问更不知如何问,这样就会越来越不懂,越不懂就越难学,最终变成不想学,厌学!其实,不明白的,只要问,就会明白;即使明白了,也可以明知故问,因为可以通过对方的准确复述,让自己掌握得更加准确,并且实现超越和突破。学问学间,勤学好问,好问别人,更要问自己,老师和父母应当鼓励孩子提出好问题,自己寻找答案。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提问习惯呢?据教育专家探讨,认为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

(1)营造氛围,让孩子敢问

父母和孩子角色平等,要变学习辅导的单向为双向互动;允许孩子“出错”,父母对孩子的提问,哪怕是在父母看来非常幼

稚的问题,也都需要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2)拓展渠道,让孩子会问

当孩子还未养成提间的习惯或者所学知识较难时,可以和孩子进行讨论,然后由孩子提问题。另外,父母也可以设计好间

题,引导孩子模仿提问。提问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孩子初步掌握了发现间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就可以在学习辅导中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独立质疑,自我展示。

(3)精心组织,让孩子善问

择校助手,专注10-18周岁叛逆孩子择校。发布者:周宏斌老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fuyeying.com/archives/4313

(0)
周宏斌老师周宏斌老师
上一篇 4天前
下一篇 4天前

相关推荐

  • 孩子的“内驱力”爆发了,是我的“放养政策”起了作用

    作为一个孩子妈妈,当你倾注了无数心血培养的孩子,对着你大吼大叫说你无能时,我想没有人会不感到心碎!我女儿今年 13 岁,正处于青春期。自从上了初中,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完全颠覆了小时候的乖巧听话,变得极其叛逆。 我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那种想要新文具新衣服却无法得到的心情和经历,至今历历在目。有了女儿后,我便暗下决心,一定要给孩子满满的爱与关怀,不让她经历我曾…

    3天前
    20
  • 想要让叛逆期的孩子听话,家长提出的要求方法很重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青春期是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他们从憎懂无知的少年向成熟理性的青年转变的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出现一系列的青春期疑感。 青春期是他们成长中的叛逆期,受强烈的反叛情绪和守护自己隐私的意思的影响,对童年期信任和理解的父母,他们开始变得故对和误解。 为了缓解孩子的逆反心理,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做错了一步就刺激到孩子敏…

    3天前
    30
  • 中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有效干预方案

    导致中学生沉迷于网络和电脑游戏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的父母工作都比较忙。 家长没有太多的时间与子女交流或陪子女玩耍,他们把孩子交给了电脑,让电脑来陪伴孩子度过孤独的时光。 久而久之,孩子们在眼花缭乱、信息无限的电子世界里迷失了,坠入其中,难以自拔。 一、耐心聆听 如果中学生已经出现了电脑沉迷问题,那么,家长们需要做的就是聆听孩子的心声。 要了解他们的想法,要理解…

    4天前
    00
  • 青少年沉迷于电脑的原因及戒断方法

    一、青少年沉迷于电脑的原因 (一)兴趣所在 电脑游戏五花八门,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智力水平的青少年需求,有个人游戏和团体游戏可供选择,给他们带来旁人难以体验的兴奋感。 青少年对其抱有无限兴趣,全神贯注其中,若自控能力不强,就容易忘记时间。 (二)自我治疗 1. 躲避现实困境 ● 案例:被同学嘲笑为“蠢胖墩”的孩子,在学校屡遭欺凌,家长不重视他的感受,他只能玩…

    4天前
    10
  • 孩子内驱力爆发,你只要每天给她贴“学霸标签”就够了

    女儿今年15岁,正在读初三。我从未料到,曾经温馨和睦的家,会因女儿沉迷网络小说,变得混乱不堪!小学时,她虽不算勤奋好学,但能跟上教学进度,成绩还算不错。 然而上了初中,我慢慢察觉,她对学习的兴趣愈发淡薄。上课时常走神,注意力分散,还经常与同桌交头接耳,被老师多次点名批评。作业也是草草了事,只追求速度,不注重质量,不管对错,只为完成任务。 考虑到她学习的需要,…

    4天前
    30

联系我们

微信号: Jylc-zxzs

邮件:pnhzzxzs@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9:30-10:30

关注微信
家长您好,您可以移步微信公众号:叛逆孩子择校助手,查看附近正规的学校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