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儿子被我“养废”了:除了手机,什么都不感兴趣,全家的灾难来了!

14岁儿子被我“养废”了:除了手机,什么都不感兴趣,全家的灾难来了!

真没料到,我竟然被儿子给牢牢掌控住了!儿子现今14岁,在读初二。自初一升初二的那个暑假起,他就迷恋上玩手机了。

起初只是刷刷小视频,我也并未上心,仅是在见他低头时间过长时提醒一句:“别玩太久,对眼睛无益。”哪曾想,之后他竟然沉迷于游戏,严重干扰到学习了!

有一日,老师打来电话,反馈儿子近来上课不专心,课后作业也不按时完成,甚至还抄同学答案。儿子的学习成绩也因此显著下降,从原本的中上游掉到了下游。

后来才发觉,原来他把手机藏到书本底下,上课时趁老师没留意,偷偷把玩。听到老师的反馈,我怒火攻心,对儿子的行为感到极其失望与恼怒,心中盘算着要狠狠教训他一番!

放学后,我气恼地翻开儿子书包,果真翻出了手机。我气不打一处来,劈头盖脸一顿责骂:“你着实太让我失望了!你如此行事,对得起谁?”

未料儿子竟然瞪眼跟我顶嘴:“不就是玩个手机嘛,有啥大不了的,至于这样吗!”

瞧他那副满不在乎的模样,我愈发气恼:“你这是什么态度!你看看你下降了多少?”

“你这样下去还惦念着上高中吗?你现今才初二,正是学习的紧要关头,你这般不珍惜光阴,将来……”

我话还没讲完,就被儿子打断:“你说够了没?这些话我都听腻味了!”说完,“咚”的一声,他关门进了房间。

我呆住了。呆立在原地,心中五味杂陈,不知如何是好。

接下来的日子,儿子依旧手机不离手。写作业时将手机搁在抽屉里偷偷地看,虽说人在写作业,可耳朵竖着,时刻留意我们的动静,见我走近了,赶忙把抽屉一关。

我们的亲子关系变得愈发紧张,我感觉自己如同一个摄像头,必须随时监视他的一举一动。这般关系让我感到颇为疲累,也让儿子越发反感。而近来发生的一件事,彻底令我崩溃。

有一天凌晨5点,我起来上厕所,听到儿子房间骂骂咧咧的声响,心中不由一紧,推开门一看,发现他还在打游戏!

我的怒火再度被引燃,一巴掌拍亮灯,快步走过去想要夺过手机,可儿子反应极快,瞬间将手机藏到身后。

“把手机交出来!”我怒吼道。

“不给!”儿子紧紧护住手机,不肯交出。

我实在难以抑制住内心的愤怒,不管不顾地冲过去想要夺回手机,没想到他竟然情绪崩溃,“啪”的一声,把桌子上的台灯一把砸到地上,两眼通红地威胁我:“你再逼迫我,我就去跳楼!”

这一瞬,恐惧与担忧将我淹没,我彻底吓傻了。我清楚,不能再这般管下去了,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自那以后,儿子似乎拿捏住了我的弱点,动不动就威胁我。

每当我阻拦他玩手机,他便开始以各种方式挑战我的底线,从砸东西到威胁跳楼,都成了他的常用手段。我很无奈,但却毫无办法,着实害怕他会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

那段日子,瞧着儿子直接躺平摆烂,成绩呈现断崖式下跌的状态,我常常焦虑得整晚都难以入眠。工作时的状态亦不佳,同事知悉我的状况后,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你可以去学学怎样教育孩子呀!”

“当下有众多的书籍,诸多的课程,总归是要比你终日发愁好些!”而后,我也是借助学习,才寻到了儿子沉迷手机的深层缘由。

孩子缘何会迷恋手机呢?

首要的,实际生活单调、乏味,学习压力大,还欠缺刺激。倘若孩子于现实当中找不到存在感与价值感,父母也未能适时给予孩子关注及陪伴,那他便会觉着孤寂和无聊,从而转向于手机、游戏之中,去获取在现实里无法获得的满足感。

自儿子步入初中后,他与同学朋友的往来便少了,每逢周末我让他外出玩耍,他皆言称无趣,不愿去。

而且,近一年老公工作有所变动,频繁出差不在家,我独自一人也不知该带他去何处,故而我们娘俩周末基本是不出门的。儿子就是由于着实太过无聊,这才开始玩起了手机。

“整天闷在家里,既无聊又无趣,家长又缺乏陪伴,极易迷恋游戏,能够说手机就是他的救命稻草,你若要将他的手机抢夺过来,他必会跟你拼命。”

其次,针对初中孩子而言,伴随学习科目增多与学习压力增大,他们或许会感到迷茫与无助。再加上青春期的特殊心理及生理变化,孩子们通常需要更多的关注与理解。

而于此际,父母若是采取强横、压制的教育方式,只会将孩子愈发推远,最终推向手机当中。谈及此处,我内心着实对孩子抱有愧意。

一直以来,我最为关切的,乃是他每回考试的分数,却从未关注过他的心理变化与困惑。记得初一下半学期,有一回儿子语文考得不好,向我抱怨,称不喜欢语文老师,觉着他的课太过枯燥。

结果我一顿斥责:“别找借口,别人和你一样听课,也没见考得这么差!”自那往后,儿子再未与我讲过学校的事情。现今回想起来,儿子由小学至初中一路走来,我给予他的支持与鼓励甚少,要么是不理解,要么是打压,儿子早就感到无助与失落,丧失了前行的动力。

事实上,孩子恰是于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存在与价值,故而才会沉迷于手机难以自拔。我恍然大悟,察觉到自己在教育方面的简单与粗暴。

这不单是让孩子对我关闭了沟通的心门,也令他在应对学习压力时感到无助与迷茫,精神世界亦变得空虚与焦虑。儿子变成现今这般模样,我有着难以推卸的责任。

那我究竟该如何是好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想让孩子有所改变,务必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时间,具体可分三步进行。

1. 缓和亲子关系

首先要缓和亲子关系,为孩子营造出轻松且温暖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放下敌对的情绪。唯有亲子关系得到缓和,孩子心平气和了,方能听进家长所言。

那段时日,我少言多行,哪怕瞧见儿子昼夜颠倒地玩游戏,也强忍着不去说教,仅关注他的生活与感受,每天都会询问他心情如何,想吃些什么。

起初,儿子态度未变,对于我的问题,只是敷衍回应“还行,随便,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有时我着实想骂他一通。但我时刻提醒自己,切不可再与孩子起冲突,便忍住了。

接下来的几日,我依旧对他关怀备至,压根不提学习之事,也不管他玩手机的时间,未曾想,到了第6天晚上,儿子竟主动放下手机,约我出去吃饭。

饭桌上,我们相谈甚欢,当然交谈内容均与学习、手机无关,但至少他肯与我交谈了。

渐渐地,我们的亲子关系得到了缓解。鉴于此,我继续维持当下的做法,且寻找机会开启第二个步骤。

2. 与孩子聊天,将游戏开发的设计过程告知他,让他明白自己为何会对游戏上瘾,并合理规划游戏时间

其实,14岁的孩子已然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然而前提是家长需向孩子讲清楚其中的是非曲直,唯有了解缘由,他才能更好地理解并作出正确的决定。

于是,我决定同孩子聊聊游戏设计背后的故事,让他了解游戏开发的过程,以及游戏吸引他的原因。

我问他:“儿子,你如此喜爱玩游戏,可知游戏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吗?”

儿子摇了摇头。我接着说道:“一款游戏的开发,需投入巨额资金,某些大型游戏公司,为了开发一款游戏,甚至投入几十个亿,为啥呢?就是为了让你们上瘾,不断充值,如此才能获得回报呀。”

孩子听得兴致勃勃,显然对这个话题极感兴趣。

我又问:“你可知为何游戏会令人上瘾吗?”

孩子想了想,回答道:“因为游戏好玩呀。”

“没错,游戏的确好玩,但为何会好玩呢?其实,就是为了让小孩子上瘾。游戏设计者在开发时,邀请了众多心理学家介入,每3分钟给你个奖赏,令你的大脑兴奋,目的就是一步步让你上瘾,唯恐你不玩了。”

“哪个地方成瘾性小,就在哪个地方进行优化,让你成瘾,产生快感,最终无法摆脱,这便是游戏设计。”儿子瞪大双眼,显然他对这个真相感到惊诧。

“所以,玩游戏虽能让我们感到快乐,然而过度沉迷于游戏会给我们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想想看,当你背着爸爸妈妈打了一宿的游戏,在天亮之时,是否会有一种空虚感与迷茫感呢?”儿子点头表示认同。

我继续追问:“这跟现实当中考了一次好成绩、与朋友骑自行车比赛、打一场羽毛球所带来的快乐一样吗?是否现实生活中的快乐,比网络给予你的快乐要真实呢?”

“妈妈,你说得对,其实我每次打完游戏,心里总感觉空落落的,还有点愧疚。”儿子答道,显然他对游戏已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此时,我深知,第三条,可以付诸实践了。

3. 若想让孩子摆脱游戏,就需重新帮孩子找到情感寄托,阅读是最佳的选择

让孩子放下手机,激发学习兴趣,最为行之有效的路径,即是引领孩子踏入阅读的海洋!

“如今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尚不算晚,但前提是家长需陪伴孩子一同进行,进行有效阅读。”

为了儿子,我可谓拼尽全力。周末我带儿子去了书店,只要是他喜爱的,不论何种类型的书籍,统统买回来。

他喜欢武侠小说,我便与他一同探讨书中的江湖恩怨、人物性格与情节发展;他喜欢科普读物,我们便一同探索自然奥秘与科技前沿。我们每日用餐时,都会相互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家中充满了欢声笑语。

此外,我还带儿子去了一趟北京,游览了故宫博物院、北京科技馆、美术馆、环球电影城等,不仅拓展了他的视野,也让儿子感受到外面五彩斑斓的世界。

为了进一步激发儿子的阅读兴趣,我还鼓励他尝试不同类型的书籍,从小说、文学名著到名人自传,让他感受不同书籍带来的心灵震撼。

每当儿子读完一本书,我们都会坐下来聊聊书中的内容,分享彼此的感悟。我发现,通过交流,儿子的思维愈发活跃,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愈发多元化。

当然,儿子有空时依旧会玩上一把游戏,只是如今他会合理控制好游戏时间,不再像从前那般沉迷,这都是可以理解与接受的。

倘若你的孩子步入青春期,出现厌学、叛逆、沉迷手机、不想去学校、甚至抑郁休学等问题;若想深入沟通,可找老师详细交谈,你的困惑将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

面对孩子厌学,鲜少有家长能向孩子讲清这个观点——“孩子,你可以不喜欢上学,但你不应没有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与理想。”

当孩子知晓自己还有其他路可走时,就不会再与你陷入上学与否的撕扯内耗中,他会自行开始探索自己的人生路。

择校助手,专注10-18周岁叛逆孩子择校。发布者:周宏斌老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fuyeying.com/archives/4311

(0)
周宏斌老师周宏斌老师
上一篇 4天前
下一篇 4天前

相关推荐

  • 应对孩子项嘴的三步法则

    一、描述 本方案主要帮助家长有效地应对孩子出现的顶嘴行为,每一步都有详细的讲解。 如果家长能够理解这种概念及方法,那么你将轻轻松松看到孩子有效的改变。 庆兰有个十岁的儿子,从小喜欢看动画片。 周五母子俩约好周六去看爷爷奶奶,买了下午一点多的火车票。 可是当他们吃完饭,庆兰收拾好厨房,孩子还在看动画片。 庆兰便催促了几句,不料孩子却大声说到:“老是催,你烦不烦…

    3天前
    30
  • 中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有效干预方案

    导致中学生沉迷于网络和电脑游戏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的父母工作都比较忙。 家长没有太多的时间与子女交流或陪子女玩耍,他们把孩子交给了电脑,让电脑来陪伴孩子度过孤独的时光。 久而久之,孩子们在眼花缭乱、信息无限的电子世界里迷失了,坠入其中,难以自拔。 一、耐心聆听 如果中学生已经出现了电脑沉迷问题,那么,家长们需要做的就是聆听孩子的心声。 要了解他们的想法,要理解…

    4天前
    00
  • 当我成为“不讲理”的家长,女儿的叛逆消失,开始为梦想努力

    上初一的女儿最近像变了个人似的,对学习毫不上心,整天就知道看小说、追电视剧,还经常和我顶嘴。我让她往东,她偏往西,我真是又气又急! 初一上学期,学校举办英语演讲比赛,女儿英语成绩还不错,我便鼓励她参加,可她却一口回绝:“不去。” 我劝说:“参加比赛可以锻炼你的能力呀,就算拿不到好名次也没关系,就当是一次宝贵的经历。你的英语不是挺好的嘛,这种学校组织的活动对你…

    3天前
    1250
  • 中学生孩子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的厌学该如何处理?

    本方案针对于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父母强压下,孩子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逃学厌学行为,帮助父母通过平时的教育来疏导孩子的这些问题,让孩子重新找到学习的兴趣、舒缓学习带来的压力。 现在不少父母都在给孩子学习上重重施压,有的父母要求孩子数学考多少分,语文考多少分,英语考多少分,甚至有的父母早早就给孩子定下了要考哪所大学。 过分加压会使孩子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从而会使…

    4天前
    20
  • 高中女儿厌学躺平,我只用两招帮她重拾自信

    我的女儿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但自从进入高中后,她的情绪开始变得低落,对学习也失去了往日的热情。每天回家后,她总是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即使我去询问她的情况,她也只是淡淡地回答几句,然后闭口不谈。 刚开始,我以为这只是疲倦导致的情绪波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情况越来越严重。她的成绩开始下滑,原本热爱的课外活动也变得索然无味。我开始担心她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但…

    4天前
    10

联系我们

微信号: Jylc-zxzs

邮件:pnhzzxzs@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9:30-10:30

关注微信
家长您好,您可以移步微信公众号:叛逆孩子择校助手,查看附近正规的学校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