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长是每个孩子的必经之路,而这段路难免会出现一些波折!
从孩子 10 岁开始,我发现他出现了一些异常行为。他开始对一些女性的衣物产生特殊的兴趣,比如经常偷偷藏起我的丝袜和内衣,我震惊又惶恐,家里的氛围变得十分紧张,每次我看到他这样,内心都如被重锤敲击一般!
而他的这种行为也让他在学校里变得孤僻,同学们开始对他指指点点。我焦虑、困惑,对他的未来充满担忧!
10 岁以前,我的孩子开朗活泼,在学校里和同学们相处融洽,是老师喜欢的学生,也是邻里夸赞的好孩子。可后来,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 10 岁开始,我好几次在他的书包里发现了不属于他的女性内衣。
有时候他一个人在房间里,很久都不出来,等我进去查看时,发现他正拿着那些衣物发呆。
我无法接受他这样的行为,总是严厉地斥责他,让他立刻把这些东西扔掉!
我告诉他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不应该有这样的癖好!
可是他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迷茫,似乎并不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
我见口头教育无效,开始改变方法,我把家里所有可能引起他这种行为的物品都藏起来,并且每天检查他的书包和房间。
我还联系了老师,让老师多关注他在学校的行为,避免他和女同学的衣物有接触。
本以为这样他就会改正,可一件事情的发生,让我们之间的矛盾,瞬间激化,甚至让我陷入深深的绝望!
那天,我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说:“孩子在学校里被发现偷拿女同学晾晒的衣物,现在全校都知道了这件事,必须要引起重视!”
我懊恼、羞愧,但更后悔自己没有早点纠正他的这种行为!我决定和他认真地谈一次。
那天他一回家,我就说:“我们谈一谈吧!”但儿子却说:“我很累,不想说话。”然后,就走进房间把门锁上了。
但当我打开房门时,看到他正躲在角落里,手里拿着一条从外面捡回来的旧丝袜。
我为他的不知悔改而愤怒,我几乎是冲过去,一把夺过丝袜,吼道:“你怎么还在这样做,你知道你在学校都出名了吗?你怎么这么不知羞耻!”
可是,面对我的吼叫,他却默默地流泪,这瞬间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我大声吼道:“你必须立刻改掉这个毛病!”
他只是默默地哭泣,不说话。
一瞬间,伤心、愤怒、无助涌上心头!
那天晚上,孩子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我在门外徘徊,脑袋里面一片混乱。
我哭着在想该怎么办,希望能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
我突然意识到,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不然,他的未来就毁了!
找到问题所在,终得解救方法
可到底该怎么办呢?我开始买了很多关于儿童心理问题的书,想知道该怎么解决孩子的问题。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我决定改变我自己,这个决定改变了我们!
书上说:“面对有特殊癖好的孩子,一味地指责和强行纠正往往会适得其反。孩子此时需要的是理解和引导,所以正确的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举个例子:
孩子出现恋物癖行为,你斥责他:“你怎么又拿着这些东西,你这样做太变态了,你就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吗?”
孩子会更加自卑和迷茫,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换成:“妈妈知道你可能控制不住自己这样做,你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呢?可以和妈妈说一说。”
要先让他在情感上感受到你的接纳,然后等他愿意交流了,就问他:“你能跟妈妈讲讲为什么你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吗?妈妈想帮助你。”
这样他就可能会说出自己的想法。
所以,面对有特殊癖好的孩子,站在他的角度,用同理心来理解他的内心世界,他才更愿意接受你的引导,而不是固执地抵触你的纠正。
我恍然大悟,回想我之前的处理方式,每次我都只是粗暴地制止他,却没有给他解释和表达的机会,而是强制他按照我的想法去改变!
那到底该怎么做呢?我找到了解决方法。分成 3 步走:
1. 向孩子表达理解,缓和紧张气氛。
2. 耐心倾听,和孩子一起分析。
3. 给予正确引导。
那天晚上,在爸爸的帮助下,孩子终于愿意和我交流。
我温柔地对儿子说,妈妈知道他可能也不想这样,妈妈之前没有理解他的感受,很抱歉。
没想到,儿子一听到我的话,立刻就扑进我的怀里哭了起来,他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这样,他很害怕,也很孤独。
一番交谈后,儿子开始对我敞开心扉。
他说:“我有时候就是特别想拿着那些东西,感觉心里会舒服一点,我也不想被同学嘲笑,不想让妈妈生气。”
看着儿子这样痛苦,我很心疼,于是趁热打铁,和他一起分析这种行为:
这种行为为什么不好?
它会给别人和自己带来哪些伤害?
我们可以用哪些健康的方式来代替这种行为?
其实我的内心是担忧的,真怕他无法克服这个问题!但最后,我忍住了无数的担心,只对他说:“妈妈相信你可以慢慢改变!”
从那以后,我总是鼓励他去参加各种活动,比如运动、绘画等。
有时候,他还是会有想接触那些物品的冲动,有些沮丧,我就说:“你已经坚持了这么久没有去碰它们,已经很了不起了,我们慢慢来。”
他就又重新鼓起了勇气!
他的生活逐渐被其他健康的活动填满,不再专注于那些特殊物品。
不仅如此,我和爸爸也开始花更多的时间陪他做这些健康的活动!
因为我知道,改掉恋物癖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这种不良癖好对他的影响,变成家人对他的正面影响!
我惊讶地发现,我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有时候他会主动跟我分享他在活动中的快乐。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孩子的行为终于恢复正常,在学校里,他也重新融入了集体。
他变得越来越开朗,越来越自信的那一天,他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我的家庭,经历了这次危机,不仅没有被击垮,反而更加温馨了!
说实话,我打心里感谢这次危机,因为它让我意识到:父母不学习,孩子就会走弯路!
有多少家长,一旦孩子出现问题,就去批评他。
可是,孩子也是人!
我们不是要把他变成一个没有任何问题的完美人偶,而是理解他们内心的困惑,去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
而只有不断学习的家长,才能够及时搞清孩子问题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
择校助手,专注10-18周岁叛逆孩子择校。发布者:吴争老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fuyeying.com/archives/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