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出现恋物癖后我才后悔:忽视她的心理需求,是我这辈子最愚蠢的决定

女儿出现恋物癖后我才后悔:忽视她的心理需求,是我这辈子最愚蠢的决定

我和老公都是普通工人,学历不高,努力奋斗半辈子,连买一套小房子都困难。

知道曾经的同学在城里扎根,有体面的工作,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女儿培养好,以后别跟我们一样吃苦。

所以从她小时候开始,我就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物质保障上,却忽视了她的心理世界。

女儿一直都很乖巧,也没给我们惹什么麻烦。但在她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一些奇怪的行为开始出现了。

有一次,我在整理她的房间时,发现她藏了很多别人的旧衣物,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只是简单地提醒她不要乱捡东西。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她对这些物品越来越着迷。她经常会把那些旧衣物拿出来,偷偷地抚摸、闻嗅。

我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们夫妻俩更加努力地工作,希望能给她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可没想到她的这种特殊癖好越来越严重。

有一天,学校老师打来电话,说女儿在学校里行为异常,总是偷偷地去翻其他同学的衣柜,拿一些同学的衣物。

我听了又气又急,立马跑去学校找她谈话。

我严肃地警告她“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你必须改正”,但她却低着头不说话。

直到见我要走,她才冒出一句“我控制不住自己”,我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我气急,“啪”地甩了她一巴掌:“你怎么能这样,你知不知道这样会给别人带来多大的困扰,我们一直辛苦工作都是为了你,你怎么能做出这种事?”

女儿只是默默地流泪,那一刻我意识到,我可能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从那以后,我和老公开始关注关于孩子心理方面的知识,才知道女儿可能是有恋物癖

从那以后,我和老公做什么都小心翼翼,说话温声细语,开始尝试理解她的这种行为。

可女儿的状态却并没有立刻好转。

有时候,她会因为我们动了她收集的那些物品而大发雷霆;有时候又会因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整天。

我简直吓坏了,除了在网上查找一些资料,好像什么也不能做。

后来,我们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说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我们要从家庭氛围入手,帮孩子梳理情绪,引导她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

一直以来,我对恋物癖都没有深刻理解,直到深入学习了关于孩子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才知道这些年,我究竟犯了多少错。

(1)只关注物质生活,忽视孩子内心世界的构建

从小,我和老公都忙着工作,只为了给女儿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

我们给她买漂亮的衣服、好吃的食物、好玩的玩具,但却很少坐下来和她好好地聊聊天,了解她内心的想法。

她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烦恼,我们都没有及时发现和引导。

当她开始出现恋物癖的倾向时,我们没有第一时间察觉,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

这种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忽视,让她在情感上得不到满足,只能通过一些特殊的物品来寻找安慰。

(2)对孩子的异常行为缺乏理解和包容

当我们发现女儿的恋物癖行为后,我们的第一反应是生气和责备。

我们没有站在她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她会这样做,只是一味地要求她改正。

这种缺乏理解和包容的态度,让女儿感到更加孤独和无助。

她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被接受的,但她又无法控制自己,这种矛盾的心理让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听到这,我的眼泪流了又干,干了又流。

原来女儿这些年一直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孤独地承受着心理上的压力。

我悔恨不已,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改变,帮助女儿早日摆脱恋物癖的困扰。

通过结合孩子的情况,我做了详细的解决方案。

(1)学会倾听,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为孩子打开心门

以前,我和女儿的交流都是简单的指令式的。

让她做这个,不要做那个,很少认真地听她说话。

现在,我会每天抽出时间和她坐下来,让她讲讲自己的想法、感受。

当她讲到自己为什么会对那些物品感兴趣时,我不再打断她,而是耐心地听她倾诉。

她会说有时候觉得很孤独,那些物品能给她一种特别的安全感。

我开始理解她的这种感受,告诉她“妈妈知道你心里的苦,妈妈会陪着你一起克服这个问题”。

这种倾听让女儿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被理解,她开始慢慢地向我敞开心扉,和我分享更多她内心的秘密。

(2)重新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引导她寻找健康的情感寄托

因为女儿长期缺乏安全感,才会把情感寄托在那些物品上。

所以我和老公开始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我们会一起做家务、一起看电影、一起做游戏。

在这个过程中,女儿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

同时,我们鼓励她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女儿对音乐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我们就给她报了一个音乐班。

她开始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音乐上,在音乐中找到了新的情感寄托。

她的恋物癖行为逐渐减少,整个人也变得开朗了许多。

复查时,医生表扬我们积极配合改变,检查结果也表明女儿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医生告诉我:恋物癖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

这次,我没有恐惧,只有满满的信心。

女儿的恋物癖问题,看似一场风波,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成长。

它教会我正确地爱孩子,懂得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孩子的心理世界需要我们的关注,但我们不应该是简单地纠正她们的行为,而是要当好倾听者、引导者,这就是我们当父母最大的功德。

择校助手,专注10-18周岁叛逆孩子择校。发布者:吴争老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fuyeying.com/archives/4607

(0)
吴争老师吴争老师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3天前

相关推荐

  • 偷拿女性内衣内裤,有“恋物癖”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引导?

    有恋物癖的孩子,会有哪些行为表现呢? 促使发生这种行为的都有哪些原因,以下用一个曾经患有恋物癖男孩的自述形式展现: 我是一个自卑内向的男孩,朋友不多,不擅长人际交往,但是非常乖,很懂事。 初一的那年暑假,我去姨妈家玩。一天傍晚,表姐在浴室里洗澡,当时她把换下的内衣裤、丝袜等物品散乱地放在浴室外的盆子里。 当我看到这些女性私物时,我内心就涌动着一股不能言说的兴…

    3天前
    00
  • 孩子“恋物癖”?教你 3 招搞定

    成长是每个孩子的必经之路,而这段路难免会出现一些波折! 从孩子 10 岁开始,我发现他出现了一些异常行为。他开始对一些女性的衣物产生特殊的兴趣,比如经常偷偷藏起我的丝袜和内衣,我震惊又惶恐,家里的氛围变得十分紧张,每次我看到他这样,内心都如被重锤敲击一般! 而他的这种行为也让他在学校里变得孤僻,同学们开始对他指指点点。我焦虑、困惑,对他的未来充满担忧! 10…

    3天前
    00

联系我们

微信号: Jylc-zxzs

邮件:pnhzzxzs@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9:30-10:30

关注微信
家长您好,您可以移步微信公众号:叛逆孩子择校助手,查看附近正规的学校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