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亲的悔悟:父母的过度管控,是导致孩子离家出走的隐形推手

一位教育家曾说:

“教育最难完成的事,就是让孩子在爱与自由中健康成长!”

我深以为然,可是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却历经了漫长的时光,才真正领悟这句话的真谛。

儿子今年初二,原本乖巧懂事,可如今却让我心力交瘁。

然而,这段改变之路,却几乎让我陷入绝望!

从小,我就期望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有教养、有责任感的孩子。

可他生性活泼,对世界充满好奇,就是对我的教导不太听从,责任感似乎也很难在他心中建立。

首先他爱往外跑,不是去同学家玩,就是去探索一些新奇的地方。

每天都要我千叮咛万嘱咐才肯回家,假期更是经常很晚才回来,让我在家里焦急等待。

每每看到他一出门就像脱缰的野马,一回家就敷衍我的询问,我的怒火就会瞬间被点燃。

我看不惯他的种种行为,每天都在他耳边苦口婆心:

不要去危险的地方,不安全!

不要和不三不四的人一起玩!

出门前要跟家里说一声去哪里,不然我们会担心!

……

他却一脸厌烦,嘴上敷衍着,行为上却没有丝毫改变。

学习也是,马马虎虎,只想着快点完成任务,不管质量好坏。

不仅如此,老师多次跟我反馈:在学校里有时候会和一些调皮的同学混在一起;上课也容易走神……

我觉得是自己太宽容,才让他如此放肆。

于是,我开始给他制定严格的行为规范:

放学后必须直接回家,不能在外逗留!

每天回家后要先汇报一天的情况!

周末只能去我允许的地方玩!

……

本以为这是一个完美的计划,一开始他还能勉强遵守,可渐渐地,他开始各种反抗:想要多和朋友玩一会儿;想去新的地方探索等等……

我的计划失败了,而我也在他一天天的抵触中失去了最后一点耐心。

我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批评、惩罚、奖励,甚至把他关在家里,所有的方法都试过了。

结果却是他越来越叛逆,对我的管教完全不在乎,每天依旧我行我素,完全没有一点自我约束能力。

面对这样的结果,我甚至产生了“随他去吧,我管不了了”这种想法。

可是,我是真的担心啊,担心他在外面会遇到危险,担心他会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于是,我开始疯狂阅读教育书籍,笔记都写了厚厚的一本,那时,我完全可以断定,我的教育方法错了。

我一直在思考,这么多问题和方法,到底哪种方法对我儿子有用?

最终,通过学习和分析,我实现了自己和儿子的双重成长!

书上说:孩子出现叛逆行为,多数是因为家长的过度管控造成的!

什么是过度管控?总是把自己当成孩子的主宰,以自己的想法来限制孩子,告诉孩子,这样做不行,那样做也不行。

父母们事事都想掌控,唯恐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

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孩子多和朋友玩一会儿,去了一个新的地方,尝试了一些新的事物,回家晚了一点……这些事情,都被视为不听话,被父母强行干涉。

所以我们总是听到父母们抱怨:

跟他说了多少次了,不要到处乱跑,出了事怎么办!

天天劝他别和那些调皮孩子一起玩,就是不听!

……

父母多少有些无奈,但这真的不怪孩子。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经历了丰富的人生,我们看到过太多因为缺乏管教而误入歧途的案例。

他们理解不了我们口中的“危险”究竟是什么概念。

所以,你的苦口婆心,在他们看来,只是限制他们自由的枷锁而已。

事实上,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宁让“身累”,不让“心累”!

父母给了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在“保护身体”的同时,也剥夺了他们自我体验的机会,让他们的心灵变得疲惫。

就比如,你告诉孩子不要爬树,会摔下来,孩子是听不进去的,只有当他真的爬树摔下来,感受到疼痛时,才能明白这样做很危险。

其实,有时候,孩子走一些弯路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相反,这些弯路会让他感受真实的痛、真实的怕、真实的喜悦……

这些真挚的情感,让孩子内心变得充实,他才会真正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父母用自己的观念和标准,套在孩子身上,希望通过规范孩子的行为,来让孩子变得听话,结果却发现孩子越来越叛逆。

长期以这种方式教育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主思考能力,自控力会很差,因为他们习惯了任何事情都由父母决定,对父母形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

自此,叛逆便在这个孩子身上生根发芽!

一旦孩子想要摆脱父母的过度管控,他们就容易做出极端的行为,比如离家出走,甚至变得比以前更难以管教。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小时候很听话,可一到青春期,就开始变得叛逆。

直到这时,我才知道自己这么多年来,无法让孩子变得懂事,根本原因真的在我身上,我真是后悔不已。

那应该怎么办呢?

根据孩子的情况,我做出了一份详细的操作指南,总的来说,就是分 2 步走:

一、将挫折和成长,转化成他的自我认知

沟通方式是父母扼杀孩子自我认知最直接的方式。

以前,儿子偶尔在外面玩得很开心回家跟我分享,我总是这么说:你怎么又去那些乱七八糟的地方了,要是出了事怎么办;或者,玩得这么疯,也不知道好好学习……

这种沟通方式,就是在人为地将孩子从探索中获得快乐的源泉切断,孩子永远得不到父母的认可,他们会变得沮丧,厌恶与父母交流,从而丧失自我认知。

我明白:孩子的每一次经历,无论是好是坏,都是帮助他们成长的宝贵财富。会“说话”的父母总是能够将这些机会进行运用。

现在,孩子如果在外面有了有趣的经历,我会真心倾听:“真有意思呀,听起来你今天在外面收获满满呢!你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了这样的体验,妈妈为你感到高兴!”【要强调孩子的探索,潜移默化告诉孩子,探索可以带来收获。而“听起来”是在告诉孩子,他的经历,你在认真对待】

如果孩子遇到了挫折,我会告诉他:“我知道你现在可能比较难过,但是遇到挫折并不是什么坏事,坚强的人总是能够通过挫折吸取教训,并在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时做出正确的选择,那它的意义就远大于一帆风顺。”

愿意承认孩子的成长,愿意接受孩子的挫折,坚定地支持他,等待他,孩子才能拥有继续探索的信心和勇气。

但前提是,你得先成为他认可的朋友!

二、保持同理心,学会放手

我知道:教育孩子,父母首先应该摆正自己的身份,既是父母,也应该是朋友。

只有学会用父母的身份引导,以朋友的身份沟通,才能够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听你的话。

会和孩子以朋友身份相处的父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

因为人天生有倾诉欲望。可父母总是会讲一大堆道理,难以获得平等的对待,很多孩子年龄越大,越不愿意跟父母沟通。

这就会失去很多引导孩子的机会。

初一下学期的一天,儿子回家后很不高兴,他犹豫了很久,跟我说:“我觉得我在朋友那里受了委屈,他们不理解我。”

如果是以前,我肯定开始批评他:“叫你不要和那些人一起玩,你不听,现在受委屈了吧!”

但我知道现在这样是不行的。

于是我对他说:“我知道,被朋友误解,你现在肯定很难过。”【同理心,要理解他现在的心情】

我继续说:“其实你能够主动跟我讲这件事,说明你在尝试解决问题,这一点做得很好。”【帮助他缓和情绪,认可他的处理方式】

我明显感觉他情绪有所好转,于是我问他:“那你需要我帮助你吗?”

他摇摇头说:“我自己想办法吧!”

我点点头,欣慰地说:“不错,你有自己的想法,只要你用心去处理,就一定能解决。不过,如果你真的需要帮助,随时找我!”【孩子没有要求你帮他,就不要插手,给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空间,信任他支持他就是最大的帮助】

果然,没过几天,儿子的状态恢复了,我笑嘻嘻地问他:“怎么样,问题解决了吗?”

他高兴地点点头,还跟我分享他是怎么做到的。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他跟你倾诉并不是为了寻求方法,而是寻求释放。

所以,在孩子明确提出需要你帮助之前,你只需要拥有同理心,理解他的难处即可,认可他付出的努力,然后问一句:“需要我的帮助吗?”然后默默支持他,关注他即可。

你会发现,当你放手后,孩子经历的一切都是在帮助他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语言,认可他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放大他获得的成就感。

我学会了放手,我不再天天跟在他后面唠叨,尽量让他自己做主,遵循他的意见,但原则性问题不可触犯。

这很难,尤其是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却没有丝毫进步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地想要去干涉。

实际上:作为父母,需要接纳孩子有些时候的原地踏步,甚至退步和走弯路,允许孩子建立自己的节奏,休整、调节、充电,再上路。

好在我坚持下来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儿子不仅获得了宝贵的自我认知,变得懂事了许多,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更重要的是,我是他认可的朋友,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在我面前宣泄,因为他知道,这里是最安全的!

当然,在这里需要指出,再好的方法,都不能够解决每个孩子的问题,毕竟,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即便是双胞胎,都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性格。需要的方法也就不一样。

渴望一个标准方案,一套标准化的育儿流程,帮自己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是完全不现实的。

真正有价值、能让人进步的信息,大多需要父母思考和消化。

事实证明,父母学习,再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尝试、调整、固化,才是最有用的途径。

事实上,哪有教不了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只要稍下功夫,就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别人家的孩子”!

学习,就是成长为一个更好的父母的有效途径!

择校助手,专注10-18周岁叛逆孩子择校。发布者:唐芮溪老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fuyeying.com/archives/4479

(0)
唐芮溪老师唐芮溪老师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3天前

相关推荐

  • 孩子步入青春期,面对离家出走,父母需改变策略

    孩子进入高中后,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胆战心惊”。 孩子今年 16 岁,正在读高一。在初中时,他听话乖巧,学习和生活都能安排得有条有理。 然而到了高中,他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尤其是进入高一下学期后,他的性格变得特别倔强,而且很容易生气。 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发现他不在家,找了一圈后发现他在小区花园里坐着。我当时就有点生气,便大声质问他: 你怎么一句话不说就离…

  • 孩子叛逆期离家出走,这种类型父母的教育方法堪称教科书

    孩子小时候,唬一唬、吓一吓,便听话得很。 可到了叛逆期,很多家长都招架不住。这个时期的孩子天不怕、地不怕,自然也不怕家长。 以下以叛逆期孩子离家出走的问题,看看明智型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这一天是星期天的晚上。儿子答应我下午出去玩一会儿,晚饭前回来,吃过晚饭就开始做作业。 对于放假两天,搞到最后一天晚上才做作业,我本心情不悦,好在儿子主动和我说会早点回来,…

联系我们

微信号: Jylc-zxzs

邮件:pnhzzxzs@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9:30-10:30

关注微信
家长您好,您可以移步微信公众号:叛逆孩子择校助手,查看附近正规的学校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