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父母“反向吸能”,才是孩子轻度抑郁元凶

大家好,我是周老师。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个案咨询,一起探讨关于帮助轻度抑郁孩子的话题,下面是一位妈妈的求助。

孩子被诊断为轻度抑郁,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了。

孩子从小就很乖巧听话,在学习上也很努力。通过不断地参加各种辅导班和培训课程,孩子的成绩一直都很不错。

我一直都对孩子寄予厚望,仿佛看到了他的美好未来就在眼前。

但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之后,孩子的成绩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开始,我还是像以前一样,针对他考得不好的科目给他安排更多的辅导课程。

然而,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他的成绩继续下滑,甚至连他一直擅长的科目也开始出现问题。

我开始不断地唠叨:“你要更加努力,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只有比别人更优秀,才能考上好学校,有个好前途……”

我讲了无数的大道理,但孩子的情况却越来越糟糕,他的情绪也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让他整理下书包,他就不耐烦;让他吃点水果,他也会生气……

要是跟他提到学习相关的话题,他的反应会特别激烈。

有时候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会突然情绪崩溃,把笔和本子都扔到一边……

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暂时的压力过大。

但后来,孩子开始出现逃避学习的情况,他对我说:“我不想学习了,我觉得学习没有任何意义。”

我既担心又无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我减少了他的学习任务,尽量给他更多的自由时间。

但他的状态并没有好转,他经常显得很疲惫,没有精神。有时候又会莫名其妙地烦躁,稍微有点不顺心就会大发脾气,甚至会伤害自己。

最终,他被确诊为轻度抑郁。

医生告诉我:

“轻度抑郁的孩子往往缺乏自我认可,自我价值感很低,会对生活感到迷茫,没有足够的动力去行动。

他们也知道这样的状态不好,但由于内心的能量不足,越是挣扎就越陷越深。

所以,帮助孩子消除负面情绪,给予他们足够的正能量,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重新树立生活的目标,才能让孩子走出困境。”

听完医生的话,我感到更加困惑了。

孩子明明一直都很优秀,为什么还会缺乏自我价值感呢?

他明明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为什么又会失去目标,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呢?

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他走出轻度抑郁的阴影呢?

“反向消耗”,是导致轻度抑郁的可怕因素。

要帮助孩子,就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源。

经过一番了解,我发现孩子的父母是典型的“反向吸能”父母。

所谓“反向吸能”,就是父母把自己的目标强加给孩子,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导致孩子长期承受过度的压力,能量被反向消耗。

就好像孩子有一个能量宝库,原本里面的能量足够他成长所需。但是父母不断地给他施加额外的压力,他就不得不消耗更多的能量,最终导致能量过早耗尽。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孩子参加学校的才艺表演,他只想表演一个简单的节目,但父母坚持让他选择一个难度更高的节目。

“表演难度高的节目可以让你更加出众,也能让你得到更多的锻炼!”

为了让表演更加完美,父母每天都督促他进行长时间的排练。

只要他稍微表现出不情愿,父母就会批评他没有进取心。

虽然他在表演的时候很努力,但还是出现了一些小失误。

父母很不满意,虽然没有直接责备他,但还是忍不住说:“如果你再认真一点,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了。”

孩子非常沮丧,从那以后,他对参加才艺表演再也没有了兴趣。

还有一次,孩子在一次手工制作活动中获得了表扬。他很高兴地跟父母分享,父母却对他说:“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成就,你不应该满足于此,你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

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这位父母在不断地消耗孩子的能量。

强迫孩子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做事,当孩子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时,就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评价或者消极的暗示。

他们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出来,却让孩子独自承受这些负面能量。

孩子的能量被过度消耗,又得不到父母及时的支持和补充,他们的内在动力就会逐渐减弱,一旦遇到稍微大一点的挑战,就会陷入困境。

所以,对于有轻度抑郁倾向或者已经轻度抑郁的孩子,父母及时、正确地给孩子补充能量,避免能量的反向消耗,才能帮助孩子走向康复。

结合孩子的情况,千语给出了“三小步方案”。

(1)降低期望

孩子已经出现了轻度抑郁的症状,父母必须把修复孩子的情绪放在首位。

就像一个瓶子已经有了裂缝,如果还不断地往里面装东西,瓶子肯定会破裂。

孩子的心理健康比任何成绩和成就都重要。

有时候,让孩子暂时放下学习的压力,是为了让他以后能够更好地面对学习。

(2)从兴趣入手

轻度抑郁的孩子非常缺乏自我价值感,因为他们经常听到的是批评和不认可。所以他们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没有价值。

要让孩子重新振作起来,就要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出发,给他们一个重新认识自己、定义自己的机会。

当父母降低了对孩子的期望,让孩子放松心情之后,孩子的状态有了一些改善。

在父母的观察中,孩子除了发呆之外,偶尔会摆弄一些小乐器。

其实孩子从小就对音乐感兴趣,只是因为学习的压力,被父母忽视了。

所以,父母找到了一个切入点。看着孩子在摆弄乐器,他们称赞道:“你弹奏得真好听,节奏把握得很准确。”【夸奖要具体,要真诚】

孩子受到了鼓舞,花在乐器上的时间越来越多。

父母抓住机会,带孩子去参加一些小型的音乐活动。孩子每一次的表演,父母都能发现他的进步和亮点。

有了新的兴趣爱好作为寄托,孩子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也愿意和父母交流了。

(3)多样夸奖

夸奖孩子不是让他们变得骄傲,而是让他们知道“你们是很棒的,你们的努力父母都看在眼里”。

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也有他们的闪光点。

父母要有广阔的视野,从各个方面去“发现”孩子,用客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孩子能够自我认可,建立起自信。

当孩子重新回到学校后,父母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

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父母却能发现他的努力:“你这段时间在学习上花了很多心思,虽然成绩没有提高很多,但你的学习态度很值得表扬!”

孩子画了一幅简单的画,父母认真地欣赏:“色彩很鲜艳,很有创意!”

孩子穿了一件新衣服,他们也会赞美:“真帅气,很适合你!”

……

当孩子压力过大时,父母会主动让孩子休息一下,带孩子去散散步、看看电影。

他们的多样夸奖,让孩子从焦虑中解脱出来。

孩子的压力恢复到正常水平,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也变得更加积极。

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的状态越来越好,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对未来也充满了期待。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

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即使是兄弟姐妹,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异,需要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期望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或者一套标准化的育儿方法就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是不现实的。

真正有价值、能促进孩子成长的方法,需要父母用心去思考和实践。

事实证明,父母具有“成长型思维”,不断学习,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不断尝试、调整和完善,才是有效的途径。

择校助手,专注10-18周岁叛逆孩子择校。发布者:周宏斌老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fuyeying.com/archives/4587

(0)
周宏斌老师周宏斌老师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3天前

相关推荐

  • 因为朋友之间的关系导致的情绪低落,父母应该怎么引导?

    上了初中的孩子整天郁郁寡欢,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因为和好朋友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问题? 当然会有。 本方案仅适于中学生女生,且亲子沟通状况良好的家庭。 小妮今年上初二,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奥奥和她同班,她们以前上课下课都在一起,周末也会相约在一起玩,两人互诉秘密,彼此的生日都会一起过。 可是因为一次分班,把她们分开,两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小妮非常不适应新班级的生活,…

  • 治好“心灵之伤”后,儿子重拾快乐,内驱力爆棚

    我一直坚信,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是孩子成长的基石。然而,生活却给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挑战。 儿子出生后,我满心期待他能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但渐渐地,我发现他有些不对劲。 小学时,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对很多原本喜欢的事情都失去了兴趣。每天放学回家,他不再像其他孩子那样叽叽喳喳地分享学校里的趣事,而是一个人静静地待在房间里。 我注意到他的学习状态也在变差。做…

联系我们

微信号: Jylc-zxzs

邮件:pnhzzxzs@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9:30-10:30

关注微信
家长您好,您可以移步微信公众号:叛逆孩子择校助手,查看附近正规的学校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