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乖巧女儿逼成盲目追星族,我才明白:父母越“虚伪”,孩子越强大

我家的危机,是从女儿开始盲目追星开始的。

女儿上初中后,全家都很重视她的学习。

初中阶段对升学至关重要,女儿成绩尚可,但我们都期望她能更进一步,为将来考个好高中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给她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全家都全力配合她,生活上的事都不用她操心。

可她呢,却变得越来越让我们难以理解。

她开始疯狂地迷恋上了追星,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关注明星动态上。

收集各种明星的周边,海报贴满了房间,再熬夜刷明星的视频,完全不顾及第二天还要上学。

我很生气,忍不住责备:“天天就知道追星,能不能把精力多放在学习上?你现在这个阶段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女儿充耳不闻,还越发不可收拾。整天抱着手机跟其他追星的朋友讨论明星,叽叽喳喳的声音让人心烦。

只要一看见我们,就立刻变得不耐烦,好像我们是她追星路上的阻碍似的。

期末考试,她的成绩有明显下滑。我和老公心急如焚,决定对她进行严格管理。

我们没收了她的明星周边,撕掉房间里的海报,说:“安安心心学习,等成绩提高了,再考虑这些追星的事。”

周末,我们不再允许她花时间在追星上,而是给她报了更多的学习辅导班,想在最后几个月把成绩提上去。

对于这些安排,女儿的反应特别强烈,她大吵大闹,说我们不理解她,剥夺了她的快乐。

她拒绝去辅导班,在家又哭又闹,甚至威胁我们:“再这样我就离家出走!”

我和老公想尽了办法,可孩子却越来越叛逆。

果然,期末考试的结果不尽人意。

她的成绩只能处于中等水平。

我们十分恼火,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上初二后,她彻底不管学习了。

作业敷衍了事,课堂上也偷偷看明星的资讯,跟老师顶嘴。不仅对追星越来越痴迷,行为态度也变得很糟糕。

老师多次给我打电话,都是在反映她的问题。可我们也束手无策!

我想不通,明明她曾经是个乖巧的孩子,怎么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呢?

那段时间,我到处寻找方法,到处咨询专家。希望能找到让女儿回归正途的办法。

直到学习了关于激发孩子学习内驱力的知识,我才终于明白:孩子叛逆的根源,就在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曾经有一个观点,让我震惊:孩子与父母对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学业来抵触,不是她们不懂好坏,而是一种情绪化的报复。

教育孩子时,很多父母仍然陷入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孩子表现好就觉得是理所当然的,表现差就批评,不听话就教训到听话为止。

父母渴望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训”方式,来实现轻松育儿。

却忽略了孩子首先是有情感的人,教育绝不是修理机器,而是引导成长。

批评、教训固然能暂时起作用,但它的本质是强制,是让孩子屈服。

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追求个性、渴望自由,他们要实现思想和行为的双重独立。

忽视孩子的需求,“家长至上”的反人性强制,只会让孩子抵触。

她们觉得自己要反抗,反抗得越厉害,自己就越有成就感。

更有甚者,那些“不顾一切”的孩子,不惜牺牲自己的学业,也要和父母对抗到底。

听到这些,我非常后悔。

在教育女儿时,我们何尝不是犯了“家长至上”的错误。

面对学习的压力,女儿跟我说过好几次“学习太累了”,甚至曾请求我:“能不能少报一些辅导班,我感觉自己快承受不住了。”

一开始,我还安慰她“现在努力一点,以后就轻松了”,后来就变成了批评“怎么就你这么矫情,别人都能坚持,你就想偷懒”。

孩子真诚地跟我表达自己的感受,我却没有重视,还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孩子自然会感到委屈和愤怒。

不仅如此,从她开始追星后,女儿就跟我说过很多次“在学校没有好朋友,很多同学都觉得她追星太疯狂了”。

可我却觉得无所谓,告诉她“你别管他们怎么想,你把学习搞好了,自然就有人愿意和你做朋友了”。

如今再想想,她疯狂地收集明星周边,是不是她想在同学中找到认同感的一种方式呢?

如果当时我能理解她的诉求,给她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

实际上:教育孩子,需要智慧,更需要恰当的方法。

改变青春期孩子不容易,走进她们的内心世界,用新的理念去引导,才能实现对孩子的挽救。

结合孩子的情况,我做出了改变。

教育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人的本性,是喜欢被表扬,渴望被理解。

用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引导,才是最好的教育。

当孩子获得自我认同,就能变得更加优秀。

在这方面,父母不能和孩子硬来,要学会“虚伪”。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不起“虚伪的人”,觉得他们阿谀奉承。

但不得不承认,他们有独特的能力。

他们眼光敏锐,总能准确发现别人的喜好。

他们能说会道,哪怕是一点点小事,他们都能说得特别动听,自然而然地让别人感到高兴。

将这两种能力进行转化,就会成为教育孩子的有力武器。

(1)“火眼金睛”看得见

以前,我总是盯着女儿的缺点,经常说一些让她难过的话。

我说她追星追得“失去理智”,让她感到伤心。

指责她“成绩越来越差”,更是打击了她的积极性,让她失去信心。

……

但现在,我开始去“发现”她。摒弃偏见后,我发现她身上其实有很多闪光点。

在家庭聚会时,她能把现场的气氛调动得很活跃,让大家都很开心。

在学校里,她虽然痴迷追星,但她很有组织能力,在小组活动中能很好地协调同学们的工作。

哪怕我们之前争吵得很厉害,在我不舒服的时候她还是会关心我……

改变看法后,我突然发现,女儿不再一无是处,反而有很多值得我赞赏的地方。

心态改变行为。

这种转变让我的心态更加平和,面对女儿时,我不再板着脸,表扬和鼓励也变得自然而然。

亲子关系的氛围改变了,女儿也感受到了。紧张的关系得到缓解,变得和谐起来。

我开始愿意跟她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她也愿意和我说说她的心里话。

我们的关系迅速拉近,我们成为了知心的朋友。

让我惊喜的是,有一天女儿突然跟我说:“我们之间的矛盾化解了,我也该好好学习了。”

我的感觉没错,她之前真的是在和我赌气而不好好学习!

(2)“舌灿莲花”,把话说得漂亮

当然,仅仅发现孩子的优点是不够的,还要会表达,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被认可、被尊重,建立自我价值感,是孩子努力学习的动力源泉。

所以,不仅要“看得见”,还要“说得好”。

这里有两个原则。

第一:真诚。情绪和语气是藏不住的,如果让孩子感觉到不真诚,只会让双方都尴尬。

第二:抓小放大,以达到激励孩子的目的为准。

决定不再和我们对抗后,女儿开始认真学习。但是之前落下的太多,要赶上去并不容易。

期中考试的成绩很不理想——数学、英语都只有 70 多分。

说实话,看到这个成绩,我既失望又着急。

女儿同样很失落。我知道,责备她没有用,我必须“虚伪”起来,激发她的斗志才是关键。

我仔细地看了所有试卷,很快找到了切入点:“你很沮丧,但妈妈却很高兴。你看看语文试卷,作文写得非常棒,可能班上没有几个同学能比得上你吧?”

女儿撇撇嘴:“这有什么用,其他科目这么差,我没希望了。”

我笑着说:“语数外三科中,语文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综合素养的。不仅需要丰富的词汇量,还要有很强的表达能力。但你写作文,很有自己的想法,每一个段落都写得很精彩,你是不是有什么独特的写作技巧?”

【抓小放大,把语文的优势进行拓展,帮孩子树立信心】

女儿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其实,她平时就很喜欢阅读,积累了很多好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我朝她竖起大拇指:“这么好的写作方法,稍微调整一下用到其他科目上,是不是就无敌了?”

一番话让女儿热血沸腾。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认真地扮演着“马屁精”的角色,在“虚伪”这方面运用得越来越娴熟。

看到她的每一点进步,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她也越来越自信,学习越来越认真,成绩也开始逐步提高。

她也不再有时间去关注那些明星的资讯了,用她的话说:“我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学习。”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再好的方法,也不能解决所有孩子的问题。

毕竟,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即使是双胞胎,性格也可能不同,需要的方法也会不一样。

期望有一个通用的方案,一套标准化的教育流程,就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是不现实的。

真正有价值、能让人进步的方法,大多需要父母思考和消化。

事实证明,父母拥有“成长型思维”,不断学习,再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尝试、调整、改进,才是有效的途径。

择校助手,专注10-18周岁叛逆孩子择校。发布者:周宏斌老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fuyeying.com/archives/4527

(0)
周宏斌老师周宏斌老师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3天前

相关推荐

  • 女儿盲目追星,我用这 3 招巧妙化解

    上初二的女儿开始盲目追星,全家的危机爆发了! 去年寒假,我和爱人因工作需要照常忙碌,留女儿独自在家。我的要求是完成当日学习任务后,她可以自由安排时间。 然而,没过多久,我就察觉出了异样。 连续几天,女儿的作业错误百出,字迹凌乱。辅导老师也反馈说她的学习状态不佳。 我询问女儿原因,她回应说是刚放假还没适应。 我严肃地告诉她:“就算放假也不能放松,你正处于学习的…

  • 把儿子养“歪”后,我才醒悟:“不会教”的父母,会耽误孩子的成长

    不知为何,我的乖孩子在上初三后开始盲目追星,仿佛一夜之间变了个人,再也看不懂他。 跟他相处,说不到三句话,就会不欢而散。 周天,他一整天都在房间里刷着明星的信息,我担心影响学习,跟他说: “别刷了,去看会儿书。你看你学习时间本来就少,还天天抱着手机关注明星,成绩会越来越差。” 儿子:“不用你管。” 我的火气一下就冒出来了。 我自认是比较开明的母亲,他有自己的…

联系我们

微信号: Jylc-zxzs

邮件:pnhzzxzs@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9:30-10:30

关注微信
家长您好,您可以移步微信公众号:叛逆孩子择校助手,查看附近正规的学校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