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儿子意识到“混社会,没有一技之长意味着什么”后,他不敢再肆意妄为了

儿子上初中后让我痛苦不堪,他不听劝告,在社会上结交一些不良朋友,各种行为经常把我逼到发疯抓狂……

从小,儿子就比较机灵,但他有一个毛病——做事冲动,不爱考虑后果。

但他的冲动经常让他陷入麻烦,这里惹点事,那里惹点事。

我无数次提醒他:“做事前多想想,别老是冲动,花不了你几分钟。”

我跟他讲了好多道理,每次他要出门我都要提醒他“别冲动,多考虑”,但他就是不听,看着他屡教不改导致的各种麻烦,我真的要被气死了。

我想不明白,就一个做事前多考虑的简单要求,对他来说怎么就这么难呢?

更让我郁闷的,还有他对自己人生无所谓的态度。

上初中后,他开始和社会上的人接触,我非常担心他误入歧途。

所以经常对儿子说:

“你现在还小,在社会上混一定要有个度,没有一技之长一辈子都完了!现在社会什么都要看能力,没本事只能被人欺负……”

但他根本听不进去,在外面和那些人混在一起,只要回到家,再想让他想想自己的未来、规划一下人生,简直比登天还难。

每次看他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出去,我就心慌难受,提醒他多把心思放在提升自己上,他还要冒火“我都在学校待了一天了,就不能让我放松一会儿吗?”

我也理解,但人生哪有轻松的,他现在不学好,自然需要花更多时间来改变,不然怎么跟那些积极向上的孩子竞争呢?

但他才不在乎,在外面闯祸了就闯祸了,无所谓。

初一下期,他在外面惹出的麻烦越来越多,就连一向机灵的他都陷入了一些很糟糕的局面。

那天我回到家,看他又准备出门和那些人混,一脸满不在乎,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我恨铁不成钢,更有对自己付出却没得到回报的委屈愤怒:

“在外面闯了那么多祸,还好意思出去!你对得起我吗?为了让你走上正轨,我花了多少心思,你妈我几年都没给自己买过一件好东西!

你要吃的、玩的、穿的,我哪样没满足你!结果你就混成这样?你天天说我烦,说我管你,我要不是你妈我才懒得管……”

我把自己的不满全都倒出来,说到气愤处,把他的东西扔了一地。

儿子自始至终都没说一句话,就那样低着头盯着自己的脚。

我以为这样发一通火他至少会有点改变,但结果毫无作用。他还是之前那样,没事就和那些人出去混,让他在家看看书学习点技能就做做样子,书摆在那里,几个小时都翻不了一页。

我气得吐血。

我不知道自己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别人家的孩子都知道努力上进,提出意见就改进,怎么对他来说就这么难呢?到底是太叛逆,还是他压根就不是能学好的料?

为了找到答案,我去网上求助,才发现很多家长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看到有些家长分享的成功经验,我的信心又燃烧起来了。

那段时间,我简直比上班时还刻苦,学习青少年心理学,了解青春期孩子在社会上的行为特征,笔记写了两大本,终于搞懂儿子的问题症结……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孩子在社会上混,听不进建议往往是由两个原因导致的。

(1)对说教的情绪抵触

青春期孩子讨厌被教育,在外面结交不良朋友、打架、不务正业,这些当然会影响他的人生,他自己也知道。

但父母总在旁边批评、责备,他就会开启防御系统,给自己的行为找借口,让行为合理化。

比如孩子要和不良朋友出去,明明是他自己控制不住贪玩的心,但父母一看到他出门就说:“又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出去,有这些时间怎么不去提升提升自己?”

孩子立马不爽,心想:你不让我去我偏要去,你们整天管着我,凭什么?

你看,情绪一产生,对抗就开始了。

所以我们会发现,孩子越管越叛逆,越说越不听。

(2)缺乏价值感的短视

有明确人生目标的孩子往往很早就在规划自己的未来:上小学想好了考什么初中,上初中知道要学什么技能……

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意识?因为他们尝到了努力的甜头,被老师看重、被同学崇拜、被父母喜爱,这些塑造了他的价值感。

这些孩子往往非常自信,觉得自己能做得更好,会不断挑战自我,给自己定更高更难的目标,行动力超强。

但有些孩子,面对人生就是一脑门子官司:学习学不进去、技能学不会、未来一片迷茫……

除此之外,他还会因为做不好被批评、责备、嘲讽,所以看到努力就头痛、烦躁、恐惧。因为人生整个带给他们的都是非常负面的感受,价值感缺失。

这样的孩子会变得非常短视,对他们而言,享受当下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们混日子,没上进心,应付生活,沉迷玩乐。

至于父母那些“要努力提升自己,要有一技之长”、“现在不努力,以后只能被人欺负”的劝慰,他们才不管呢。

我意识到孩子的混社会是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其实,孩子混社会不可怕,人都是有欲望的,充分利用人性调动他向好的欲望,孩子就会找到目标,向上向好。

最后,结合儿子的情况,我写了一份3000多字的改进方案,并不断地调整改进,惊奇地看到了儿子的变化!

(1)接住孩子的情绪

接得住孩子的情绪,绝对是家长的必修课。通过正确的沟通建立信任感,让孩子觉得跟你待在一起舒适放松,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

我不再整天盯着儿子的一举一动,和不良朋友交往、冲动做事等一系列坏习惯,我都当作没看见。

当我闭嘴后,我们的冲突急剧减少。

随后,我学习如何感知孩子的情绪,如何通过对话接住他的情绪,并引导释放情绪。

有一次,儿子回家后很不高兴,骂骂咧咧指责一个朋友不讲义气,说好一起出去玩结果放了他鸽子。

要是以前,我肯定会责备他:“你就不该和那些人混在一起,这就是你和他们混的下场,被放鸽子了吧?”

但结果就是儿子一记白眼,反而更愤怒了。

现在,我先认可他的情绪,让他觉得自己的情绪被接受理解:

“那是哈,我以前也很讨厌被朋友放鸽子,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有个朋友也这样对我,我每次都气得要死……”

儿子得到支持,底气更足了:“就是,他不光这一次,好几次都这样,每次都让我很不爽……而且……”

儿子疯狂吐槽了半小时,动作语气都超夸张,这就是他在释放情绪。

有趣的一幕出现了,当他把朋友的“不堪”吐槽完后,脸上的怒气消了,取而代之的是愉悦。

我问:“骂完了心情舒畅了吗?”

儿子点点头,心满意足地回到房间。

你看,孩子那些看似非常负面的话只是单纯的情绪发泄,与其指责他思想不对,不如让他痛痛快快说出来,情绪宣泄完了,心情就舒畅了。

更重要的是,这种顺毛捋的沟通方式儿子很喜欢。他从原来的讨厌跟我说话,到什么事都跟我分享,就是因为他觉得我懂他,会站在他的立场思考。

信任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2)建立价值感

以前,我也尝试过“夸奖鼓励”,但每次说完儿子都吐槽“你好虚伪”。

我也非常郁闷,为什么对别人管用的方法对自己孩子就没用了。

其实,不是方法不管用,是孩子不信任,我的沟通让孩子觉得不真诚、形式化。孩子感觉到我的敷衍勉强,自然会很反感。

但现在我建立了信任基础,儿子很信服我,所以建立价值感就会容易些。我开始关注他的好行为,并用语言及时恰当地反馈给他。

比如他偶尔拒绝了不良朋友的邀请,我会说:“哟,看来儿子知道什么是对自己好的了!”儿子立马笑嘻嘻地说“不是你说要远离那些人嘛,我觉得还是蛮有道理的!”

……

当我实事求是地指出儿子的优点,儿子改变的状态就越好。

虽然坏习惯还是一大堆,但做事开始考虑了,对自己的未来也开始关心了,也开始有了一些改变。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长辈着重表扬了他的进步:

“你非常聪明的,这段时间的改变大家都看在眼里,进步也是值得肯定的。我要告诉你,改变这么难的事你都能做到,你未来大有可为!”

儿子信心爆棚,那天晚上他回家问我:“妈妈,现在我已经开始改变了,我以后还来得及拥有一个好的人生吗?”

我给他评估了一下,说:“只要你坚持改变,肯定来得及,我们可以根据你现在的情况慢慢规划,说不定你能比别人过得更好!”

儿子非常赞成,从那以后,儿子干劲十足。

怕他三分钟热度,我努力成为他的“加油站”,当他受挫时,我都精准地找到他的进步和优势,让他重新充满斗志。

看着不断改变的儿子,儿子对我说:

“妈,长辈说我以后大有可为。我才意识到在社会上混,没有一技之长意味着什么。如果我现在继续混下去,以后只能过苦日子,被别人瞧不起。所以我必须加油!”

你看,孩子不是听不懂我们的话,他只是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到,所以选择听而不闻罢了。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认可,帮他们建立起价值感,潘多拉魔盒就打开了……

择校助手,专注10-18周岁叛逆孩子择校。发布者:唐芮溪老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fuyeying.com/archives/4504

(0)
唐芮溪老师唐芮溪老师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3天前

相关推荐

  • 孩子和社会不良人士交朋友,父母应该怎么做?

    同伴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努力学习为伍的孩子呆一起,成绩一定不会差;与打游戏厌学的孩子混在一起,自然而然成绩不会好。 由于不良群伴厌学的孩子,最大的障碍是心智不成熟,无法区分好与坏。 本方案是通过提升孩子的辨别能力和引导孩子正确交友的方法来解决交友问题。 一、家长需保持冷静 首先家长需要做的事就是头脑保持冷静!一定要冷静!一定要…

  • 当我用像“谈恋爱一样引导孩子”,他再也不混社会了

    在儿子第二次被学校警告后,我绝望了! 从初一下期开始,儿子就频繁地和一些不良少年混在一起。 一开始他只是偶尔晚归,说是和同学出去玩了。我当时也没太在意,觉得孩子有自己的社交也正常。 后来,我逐渐发现不对劲了。 他开始对学习完全不上心,成绩一落千丈,身上还出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纹身贴纸。我这才明白,他不是正常社交,是开始混社会了。 我非常生气,当他再一次晚归时,…

联系我们

微信号: Jylc-zxzs

邮件:pnhzzxzs@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9:30-10:30

关注微信
家长您好,您可以移步微信公众号:叛逆孩子择校助手,查看附近正规的学校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