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方案只适用于孩子亲情冷漠比较轻微的家庭,如果孩子已经出现打父母的现象,可以点击在线咨询老师,进行一对一咨询服务。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好吃的好喝的都留给孩子,但孩子到了青春期,却一点也不念及父母的好,反而对父母恶语相向。
肖华是家长中独子,父亲有自己的公司,母亲在事业单位,看起来小康般的条件,却在育儿的路上尝尽了心酸。
肖华平时的衣食住行全部由母亲负责,父亲一心在外赚钱,对于儿子的养育,他习惯用物质来奖励孩子。
甚至对儿子说,将来等你成年了,你考了多少分,父亲就买多少钱的车给你,考30分就.30万,考了100分就100万。
母亲则像是儿子的保姆,事无巨细的伺候着儿子。
有一次肖华放学回家,书包往沙发一扔,就和母亲讲,自己又看上了一双鞋,明天你给我买回来,母亲迟疑了一会儿,就问儿子,上周不是才给你买了一双吗?
听到母亲的质问,肖华一下子从沙发上弹了起来,指着母亲的鼻子痛骂:“叫你买就买,你们的钱不就是留给我花的吗,你想带到棺材里去啊,买一双鞋怎么了,我问你怎么了?”
儿子的突然暴怒,吓得母亲不知所措,明明平时儿子要什么买什么,这次只是没爽快答应,怎么一下子还恼羞成怒了呢,她赶紧打电话给老公,结果老公也认为是她不对,不就一双鞋子吗,犯得着惹孩子生气吗,带他去买不就完了。
从小肖华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自从上了中学,学校里的同学可没人惯着他,有一次在学校踢足球,明明是肖华犯规,同学不让着他,他气不过,和同学厮打在一起,老师连忙通知家长,结果肖华的父亲把老师教训了一顿,老师对这一家人的判断是非能力产生了深深的质疑,也明白肖华嚣张跋扈的的缘来。
肖华的故事就到这里结束,我们可以反推一下,肖华的种种行为都有哪些导向?
1. 导致肖华对父母态度不好的直接原因,就是父母的溺爱。
2. 从小到大,肖华的家庭条件优越,从小顺风顺水,可到了中学,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很多,谁也不会惯着谁。
3. 其父母在处理孩子问题的态度,直接助长了肖华嚣张的气焰。
危害:
1. 亲情冷漠、不懂感恩
2. 自私自利和自负
3. 以自我为心
4. 经受不往挫折
5. 寄生虫
以上五种,无论存在哪一种行为,都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和人际关系是相当不利的,谁都不愿意和一个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相处。
而父母如果不改变这种教育方式,只会是自食恶果。
从小被溺爱长大的孩子,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坑一般比普通孩子的深。
我们常说要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可单纯的让孩子唱首歌《感恩的心》,或者带他去福利院、敬老院转几圈,这根本就没用。
第一:孩子他不会听你安排。
第二:感恩是自主行为,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不只是形式上的被动感恩。
孩子都对你吼骂了,怎么可能会发生360度的大转弯向你感恩。
针对孩子亲情冷漠,不懂感恩,我们制订了一套集心理改善、行为锻炼为一体的教育方案,家长可点击下方进行查看完整内容。
都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付出,但有心理学家提出:“人的本质其实都是更爱自己的,对孩子溺爱,其实是父母对自己内心的一个投射。”
也就是说,父母的内心其实住着一个小孩,那个小孩就是他们自己。
他们把自己的寄托都放在现实中的子女身上。
内心的小孩=现实中的子女
这就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很多溺爱孩子的父母,明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现问题,却仍然无法改善。
他们买了一块精致的蛋糕,很想吃,却又觉得自己吃了是一种浪费,留给孩子吃,好像才是最妥当最心安的。
他们把一切好的都留给孩子,心里却想着,我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了你,你就得拿好成绩来反馈我。
结果就是:
孩子达不到——父母心生怨怼——激发孩子叛逆——亲子关系破灭
方案:
1. 舍得让孩子吃苦
不再包管他房间的卫生,他自己的衣服和鞋子让他自己洗,不洗就随便他。
用餐的时候,自己做的自己吃,没做就别吃,也可以要求如果孩子愿意洗碗,也是可以享受父母劳动成果的。
这些基本的,父母要放手让孩子做,孩子不肯做,鼓励孩子也要做,这点小苦不吃,将来可得吃大苦。
2. 让孩子负担自己日常开销的一部分
溺爱长大的孩子,物质方面是最富足的,家长可以要求孩子,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买,并告诉孩子都有哪些途径。
也可以托熟人,帮孩子找一份暑假工,让孩子去体验。
3. 把孩子送往寄宿制学校
如果第1点孩子做不到,家长可以把孩子送到寄宿制的学校,比较严格的那种,让孩子在学校里有样学样,自己学会整理衣物,承担责任。
无论是什么样的方法,父母首先要转变一个观念,溺爱孩子等于是害了整个家庭。
你舍不得让孩子吃小苦,孩子将来必定吃大苦。
择校助手,专注10-18周岁叛逆孩子择校。发布者:唐芮溪老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fuyeying.com/archives/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