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岁儿子自暴自弃到让我崩溃才醒悟:再苦先苦孩子,再穷先穷教育

13 岁的儿子,自暴自弃到让我崩溃!

从前,儿子积极向上、阳光开朗,小升初更是考到本地最好的初中。那时,走到哪都有羡慕的目光。

可初一下期,儿子开始变得自暴自弃,各种消极行为像雨后春笋般冒头。

他沉迷游戏,以前周五回家都规规矩矩先做作业,现在是一回家就躺床上玩手机。

提醒他就发火:“烦不烦,上了一周课就不能休息一下吗?”

管他,他不爽。不管他,他又毫无节制。

为了玩游戏,他对学习毫不在乎。作业能不做就不做,稍微有点难度的题看都不看,错误率高到离谱。

其次就是脾气大。他沉迷游戏荒废学业,我忍不住责备他:“这就是你的学习态度,人都钻到手机去了,再这样下去,你的未来可怎么办!”

他直接跳脚:“未来未来,天天就知道说未来,你那么厉害,怎么没把生活过好?”

……

我三天两头跟儿子吵架,老公也觉得儿子无法无天。他一向不管孩子,除非实在忍不住。

有一次,儿子的成绩已经差到谷底,老公见他一脸无所谓,也气坏了:“让你好好读书,你天天玩游戏。我今天就给你长长记性!”

说完操起旁边的晾衣杆就揍,儿子人高马大,就站在那里,任由棍棒落在身上。

最后他说:“你打死我都行,我绝不还手。但让我学习,我学不进去!”

从那以后,他在学习上越发消极。有时候直接睡到中午,才慢慢悠悠去上学,老师电话一个接一个,他却无动于衷。

去了学校,他也是应付了事,老师抽问不回答,布置作业基本乱做。一拿到手机,他又精力充沛,熬个通宵都神采奕奕。

我好说歹说,想尽办法,仍无济于事。

孩子爸放弃了,还劝我:没用的,他自己没毅力,不晓得坚持,以后会后悔的。

我虽然生气,却也知道,他晓得后悔的时候,太晚了。

为了拯救儿子,我疯狂学习青春期知识,了解孩子自暴自弃的原因。

机缘巧合,我学习了关于“唤醒内驱力”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我终于明白孩子的“病因”。

在精准地找出问题之后,我发现原来我在教育上犯了两个错:

(1)包揽孩子的生活,一切为学习让步让孩子没有责任感

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重视学习,为了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我们包揽了所有的事。

他不需要做饭,每顿饭都是端到他面前;内裤袜子帮他洗;被子帮他叠;就连课桌,都是我帮他收拾整齐……

可是,这些节约出来的时间,并没让他学习更好。相反,他还觉得理所当然。

书上说:让孩子脱离生活是愚蠢的,不吃“生活的苦”,他们永远不知道父母付出了什么,只会成为缺乏同理心的白眼狼。

只有体会了洗衣服的辛劳、打扫卫生的繁琐、坚持做饭的枯燥,孩子才懂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父母也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有了这种同理心,孩子在自暴自弃、跟父母对抗时,才会思考,这样的行为能否对得起父母的付出。

在精神上有了责任感,他们才不会轻易失控,变得更加坚强。

(2)过度富裕的教育,只会激发逆反

以前,我非常依赖辅导班。

小学,我给儿子报奥数班、英语班,觉得作文不够好,就报作文班,想到初中阅读理解难,就报阅读班……

他的周末,我总安排得满满的,我总觉得不管怎样都比在家强,看不了电视玩不了手机,能多听一个知识点都是赚。

小升初,为了让儿子冲击重点中学,我花大价钱报一对一,果然考上理想初中。

所以我越发依赖辅导班,除了数学、英语,我还给他报了物理等课程。

不仅如此,我还经常把“为了给你报辅导班,花了多少钱”、“你要努力,不然我们的钱都白花了”挂在嘴上,想以此激励他更努力,别辜负我们的付出。

但现实告诉我:孩子沉迷游戏、自暴自弃,只是表象,深层次原因往往是对父母掌控的不满。

青春期孩子自我意识增强,讨厌他人干涉命令。

我们逼孩子学习,用花了多少钱“绑架”他的思想,让他乖乖学习,但这恰恰让他们感觉失控。

加之孩子缺乏责任感,他们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了摆脱束缚,他们会自暴自弃、沉迷游戏,企图用这种方式逼父母放手,以实现“自控”的目的。

所以,总结一句话:再苦先苦孩子,再穷先穷教育。

一番分析后,我醍醐灌顶,深刻地意识到这些年的教育真是犯了大错。

那么,面对青春期自暴自弃,沉迷游戏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后,我做了三个改变:

(1)健康的亲子关系,是疗愈自暴自弃的良药

以前,我觉得只要是为孩子好,用什么手段都不重要。

但我知道:青春期孩子缺乏社会阅历,很难客观分清好坏,行为往往受情绪控制。想要孩子心甘情愿配合,必须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而我跟儿子之间的冲突,主要集中在 2 点:(1)过度关注孩子成绩;(2)对他玩游戏表现激烈。

所以,我要从这两方面减少对抗。

我抛弃脑子里“他再不学习就废了”的念头,想办法跟他做朋友。

他玩游戏,我就躲得远远的,做作业我不再干涉,看到不好,也选择忽视。

果然,我们之间的争吵骤降。

除此以外,我还会放低姿态沟通:

“妈妈今天下班有点晚,能不能帮我去超市买买菜?”

“今天扭到腰了,能帮忙把洗衣机里的几件衣服晾一下吗?”

……

对于我的求助,他往往因为游戏正起劲不理我。要是以前,我早就发飙了,但现在我知道不能急。

偶尔,他也能帮我一下,我会表现得非常开心,并向他道谢。

不仅如此,我还会向他主动示好:

“有一家新开的烧烤店,要不要去试试?”

“周末要不要去游乐园,我可以给你买票?”

……

跟游戏比起来,这些活动显然吸引力不够强,但偶尔游戏玩累了,他也愿意换个项目放松。

我们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

在这个过程中,我坚定地做到书上说的“情绪稳定”,别把眼睛盯在坏行为上,不要总是规定这样做那样做,别讲大道理。

果然,相处轻松了,儿子的抵触情绪消失了。

我开始放手,并尊重他的选择。

我让他自己决定周末的安排,除了英语他砍掉了所有课程。其实当时我蛮纠结的,生怕他变得更肆无忌惮。

可他反而变得积极了,虽然还是很爱玩手机,但做作业却认真很多,遇到不会的题也会主动来问。

这样的改变真令我惊喜。

(2)帮孩子建立优越感、价值感,从学习中斩获自信。

关系的改善,是一项巨大的突破。

我的尊重给了儿子安全感。所以,他开始接受我的意见,积极参与家庭活动,每周末他会主动帮我们洗衣服,还会做大餐犒劳我们。

当他在家庭氛围中感受到愉悦后,手机的吸引力降低了。

接下来,就是让他回归学习,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是渴望被看见,被尊重。

但学习本身却是枯燥的,加之学习具有非常明显的滞后性,孩子努力一段时间,看不到进步,就很容易放弃,表现三分钟热度。

所以,父母积极做好正向反馈,看到孩子细微的进步,帮孩子建立优越感、价值感,他们就能持续产生动力。

效果真的很好。

有时候,我会发现他有道题做得不错:“这道题有点难,你竟然做出来了,给我讲讲呢,这一步我怎么没看懂?”

给孩子一个高台阶,会让他们很有优越感。

儿子背英语单词很无聊,我会要求来一场 PK,然后我们就开始疯狂的比赛模式。然后他会因为某一次的成功,而极具成就感。

……

孩子取得的进步,要客观真诚的赞美——“用词非常精准”、“这句话写得很深刻”、“你说得很有道理,我要试试这个方法”……

这些认可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棒,很优秀,就会更加积极,不惧困难。

儿子渐渐在学习中获得了自信,并逐渐感受到学习趣味,尤其是当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获得成绩进步,这让他非常自豪。

而这种成就感,又会激励着他继续努力。

两年的磨砺,让我在教育儿子时变得得心应手。如今儿子上初三了,对学习他信心满满,手机他早就交到我手里,除了周末,周一到周五都不会使用,因为他认清了现实——手机的诱惑很难抵挡。

对于升学,他也有了自己的目标:不去顶尖学校,那会让他压力很大。他要去一个更符合自己实力的学校,努力就能保持不错的名次,这样他动力更足。

回顾这几年,就像是一场梦。好在,结局是美好的。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再好的方法,都不能够解决每个孩子的问题,毕竟,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即便是双胞胎,都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性格,需要的方法也就不一样。

渴望一个标准方案,一套标准化的育儿流程,养出优秀的孩子,是不现实的。真正有价值、能让人进步的信息,大多需要父母思考和消化。

事实证明,父母拥有“成长型思维”,不断学习,再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尝试、调整、固化,才是有用的途径。

择校助手,专注10-18周岁叛逆孩子择校。发布者:周宏斌老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fuyeying.com/archives/4541

(0)
周宏斌老师周宏斌老师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3天前

相关推荐

  • 别傻了!孩子自暴自弃还“静待花开”,赶紧做好这3点,才能救他

    从小,儿子就聪明伶俐,什么东西都一学就会。 我和他爸学历都不错,觉得他肯定遗传了我们的优良基因,所以对他抱有更大的期待,觉得他的人生肯定比我们更好。 为了不浪费他的天赋,我们给他做了详细的规划: 大到初中上哪所学校,高中考哪所学校,以后要不要留学。 小到 3 年级英语达到什么水平,学哪种特长在未来能发挥更大优势,获得什么竞赛名次有利于申请好学校。 …… 儿子…

  • 放纵孩子才知:自暴自弃的孩子学不会进取

    一大早,我就被孩子的态度弄得满心无奈。 因为学校有个活动需要准备材料,一起床,我就让孩子花一个小时把相关材料整理好。 我特意叮嘱“要整理得有条有理”后,就去书房准备其他物品了。不到半小时回来,孩子就跟我说“整理好了”。 我查看了一下,差点没被气死。 这哪是整理材料呀,纸张胡乱叠在一起就算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基本没动,问他为什么不整理,他回一句“这些资料我不想弄…

联系我们

微信号: Jylc-zxzs

邮件:pnhzzxzs@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9:30-10:30

关注微信
家长您好,您可以移步微信公众号:叛逆孩子择校助手,查看附近正规的学校和机构。